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5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才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61篇 |
理论方法论 | 11篇 |
综合类 | 323篇 |
社会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张再林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3):44-46
日常生活中“炉”、“烟”的特点与唐宋词的总体风貌十分契合,“炉(烟)”意象因之成为唐宋词人运用得最为广泛和成功的文学意象之一。本文对此二意象在帮助形成唐宋词特有风格、意境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作了探讨。同时,将李清照作为个案研究,对其词中使用“炉”、“烟”意象的具体情况作了分析,这有助于我们更深一层理解这位女词人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512.
宋词中马意象较多 ,其中包含着传统文化观念继承的因素 ,也有时代趋尚的密码 ,也有词体文学自身需要的机缘。宋词马意象内含的丰富性 ,增强了宋词的美学意蕴 ,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13.
王国维的古雅说与中西诗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8,45(3)
王国维的古雅说与中西诗学传统的关系如同一枚铜板具有不可分割的两面,其中一面是康德、叔本华为代表的西方天才理论,另一面是以南宋典雅词派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词学中尚雅的审美传统,离开了其中任何一面,都不会有古雅说的提出.从理论渊源上看,王国维的古雅说植根于以康德美学为代表的西方天才理论,但王国维建构古雅说的目的,是企图对中国古代词学的雅化传统进行颠覆和重估,因此尽管中西两种诗学都参与了古雅说的建构,但前者是以理论,后者是以材料的身份介入其中,二者并不是一种平等参与的对话关系.正是由于王国维对西方天才理论的所谓普遍真理性缺乏必要的反省,导致他在跨文化阐释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514.
曹瑞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4):86-90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闲愁”之咏源远流长。诗人们对于时光流逝、青春难驻、人生不永的敏锐感受以及由此带来的淡淡哀愁,在古典诗歌中常常由于某种特定情景的触动而反复出现。到了宋代.由于文人们普遍具有一种二元悖反心态和多重文化人格,“词”这一适宜表现人生细腻感受和婉转情思的文体日渐兴盛,且与传统的诗文有了明确的分工:诗文主要用来述志,而在宋词中,抒发伤春悲秋、惜时叹老等“闲愁”意绪的作品大量出现,构成了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莆线。 相似文献
515.
516.
通过分析宋词对《史记》中范蠡这一人物典故的运用,探讨宋人对范蠡理想信念、人格精神等方面的接受情况,从而说明宋代词人是以当时的价值尺度、背景环境审视过去的历史人物,并从该典故中寻找一种宋代士大夫所追寻的功成身退、独善其身的情怀,由此进一步从接受学的角度阐释范蠡这一人物形象丰富的文学审美价值,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内涵。 相似文献
517.
通过考察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历史语境,追踪觅源,析骨剖节,发现这一提法隐含着中国文化的三种痼疾:清谈性、复古性、僵滞性.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教学与普及,受此观念的束缚,产生了严重的弊端.唐诗宋词元曲,固然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但绝不是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唐诗宋词元曲被捆绑在一起,其弊端不仅是形成一个牢笼、一张帷幕,将普通读者捆绑或遮蔽于有限的作品,与深远博大的古典文学世界相阻隔.更重要的是,这种并称在塑造经典性的同时,也在塑造一种隔绝性.不仅造成唐以后无诗、宋以后无词、元以后无曲;更造成诗只属于唐,词只属于宋,曲只属于元.这便割裂了传统的一贯性,将中国古典文学的诗性精神,与当下的文化生活、文明建设隔离开来. 相似文献
518.
好的文学作品选本,不仅能为读者提供对某一时期、某一文体、某些作家和某些流派的一般性知识了解,更应该给读者以新的启迪和感发,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这应该成为评价和衡量文学作品选本优劣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