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37篇
管理学   42篇
民族学   86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243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文学,在新时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一批重要作家和独具特色的作品,构成河西文学的新气象。他们书写河西,不约而同地展开对地域情境的叙事和抒情,重构着河西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他们重新发现被所谓正史忽略或遗忘的历史,重视日常生活的河西历史,表现民间文化和民间情感;他们的创作体验源自河西又超越地方与族群的人类意识,执着地把一个奇特的河西世界展现给世人,开辟着由地方性而通达人类性的蹊径,也诠释了文化多样性在文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刘礼堂 《江汉论坛》2022,(10):95-105
陇西走廊是青藏茶马古道上的关键区域,对于古道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陇西走廊自先秦至宋代的民族关系发展历程表明,这一地区的民族矛盾主要是游牧族群与农耕族群之间的矛盾;青藏茶马古道的开通促使该地区的民族关系在唐宋时期发生了重大转变,青藏茶马古道的四大支柱——经贸交流、政治沟通、宗教交往、民族融合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得以形成。陇西走廊民族关系的转变,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过程的缩影,凸显了西南茶马古道的民族史意义。  相似文献   
23.
费孝通教授为了重建他一生"志在富民"的学科,躬身来到"陇中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来到黄河上游,来到丝绸之路民族走廊的"小民族"中间。他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伊始,又及时提出"西部大开发中人文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的问题……。他想到,他说到,他身体力行,在实践中,他重建着中国的社会学、人类学学科。  相似文献   
24.
从河西走廊古地名看古代河西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地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考察河西走廊的历史 ,可以发现 ,这里的许多地名发源于匈奴语 ,如祁连山、焉支山、休屠湖、腾格里、山丹、姑藏等 ;有些则与汉族对河西走廊的开拓相关 ,如酒泉、张掖、武威、敦煌 ,渔泽障、昆仑障、玉门石障、偃泉障、遮虏障、西渠、东渠、黄渠等。这些沿用的古地名不但是各民族历史融合的语言“化石” ,同时也说明 ,强大发达的民族 ,其包括语言在内的文化和风俗 ,具有辐射性、包容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5.
明确大庆市在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城市功能定位,结合大庆市城市发展现状和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规划内容,探索大庆市在融入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城市功能定位以及实现路径,为大庆市未来城市发展提出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
为了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进行更准确的客流监测,该文设计一种基于多源监测技术数据的实时客流客流监测系统.客流监测考虑地铁车站客流的相关特征,在车站不同区域衔接节点采取红外感应、视频识别和WIFI嗅探等不同的客流监测技术,实现精准监测车站客流,实时显示客流密度和客流流速等客流指标.此外,系统设计信息发布功能,可有效预警客流拥...  相似文献   
27.
从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存看黄河流域人群向川西高原的迁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硕 《西藏研究》2004,(2):33-39
本文通过对目前川西高原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晚期遗存石器类型和文化面貌的分析 ,认为他们主要是从黄河流域南下的北方人群系统 ,正是他们将源自于华北地区的小石器和细石器传统带入了川西高原。他们主要活动于川西高原的一些河流阶地 ,最南抵达了今攀枝花金沙江流域 ,并在此同由华南地区沿长江向西迁徙并有着大中型石器和砾石传统的人群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交流与联系。此局面开启了后来历史时期源自北方的藏缅语族群 (或称“氐羌”族群 )同源自南方的濮越族群两大族群之间发生交汇、联系和融合之先河。这表明藏彝走廊南部地区成为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文明之间一个交汇地带的历史 ,目前至少可以上溯到距今 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28.
历史上,随着苗疆走廊的开辟,大量汉族人群涌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并逐渐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促进了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交融。从西南民族舞蹈文化的相互交融来看,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受汉文化影响的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二是受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的汉族舞蹈文化,三是表达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共有历史或故事的舞蹈文化。西南地区民族舞蹈文化的交融性客观体现了西南地区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与文化特征。西南地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9.
张原 《民族学刊》2014,5(4):1-7,84-88
中国西南的人类学研究有着深厚的区域研究传统。改革开放之后,西南研究陆续出现了"区域模式"、"族群模式"和"跨境模式"三种研究范式。其中"区域模式"更贴近于社会历史现实,具有强烈的学科问题意识。至二十一世纪,基于历史上民族的源流考察与走势判断,兴起了诸如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滇黔驿道、进藏公路等"通道"研究。这种基于"走廊"学说和"通道"研究而展开的"区域模式",将交互性和流动性作为研究之重点,来深入地阐释形塑西南中国社会人文特质的关系结构,将有利于中国人类学获得更符合中国历史文化经验的世界图式,也有助于具体研究者获得真正的文化自觉和认知主体性。人类学的中国西南研究只有基于"区域性"的大视野来展开,在一种关系格局中来寻找西南研究的问题意识,才能摆脱"民族性"的现代叙事,并对"民族认同"这样的问题有所超越,最终回归到当地的社会历史现实和人文形态特质来深化对中国西南的认识把握,从而在学理上展开一些更为深入的对话。  相似文献   
30.
孟祥林 《城市》2012,(12):9-12
一、"一城三星一淀"的"大保定"格局(一)"一城三星一淀"空间设计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下,保定设计了"一城三星一淀"的区域发展思路。"一城"即保定市,"三星"即满城、徐水和定兴,"一淀"即白洋淀,保定与徐水、满城、清苑3个县城形成依存互动的发展格局,扩大了保定的影响范围。保定位于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