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7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820篇
劳动科学   196篇
民族学   190篇
人才学   210篇
人口学   1146篇
丛书文集   1695篇
理论方法论   1002篇
综合类   4781篇
社会学   3413篇
统计学   315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1483篇
  2013年   1039篇
  2012年   985篇
  2011年   1096篇
  2010年   1206篇
  2009年   1069篇
  2008年   1179篇
  2007年   756篇
  2006年   612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21.
在春秋战国变革的社会格局中,以儒、法为代表的哲学家们都以政治谋士的身份参与到社会秩序的重构中.虽然在理论上,以儒家为代表的理论派强调主要使用先王的传统规范(儒家习惯法之"礼")来治理社会,以法家为代表的实践派强调通过创制新的法律(成文法)来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然而在现实层面,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各国都普遍选择以国家权力控制为主的治理模式.在国家权力控制为主的治理模式形成过程中,秦及汉帝国逐步形成的"齐民制"和"家产制"二元社会结构,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秦汉根植于高度稳定的社会结构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奠定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权力整合模式、独特的文化模式和国家意识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822.
李忠路  邱泽奇 《社会学研究》2016,(4):121-144,244,245
对于家庭背景与儿童学业成就间的关系,既有研究大多着眼于家庭背景对最终教育获得的影响,但教育获得是一个连续过程,对受教育过程缺少分析,就难以理解家庭背景影响儿童受教育机会的过程性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基线数据(CFPS2010),探讨了家庭背景影响儿童学业成就的路径和机制。本文分析结果表明:(1)家庭通过其社会经济资源为儿童提供有差异的教育机会,进而影响儿童的学业表现;(2)家庭通过家长的教育参与和行为支持,培养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从而对其学业成就产生影响。进一步的探讨还发现,家庭背景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路径和机制具有显著的城乡差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城市学生成绩的影响大于对农村学生的影响;相比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的学业成就更多地依赖于自身的学习行为。本文的研究发现对如何缩小儿童学业成就的阶层差异以及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23.
正安徽省绩溪县是一个少族民族人口居住分散的县份,回族、哈尼族、白族、布依族、侗族、苗族、畲族等20余个民族分布在全县11个乡镇。由于绩溪地处皖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少数民族人口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劳动技能较差,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落后。为此,绩溪县对少数民族家庭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一是根据拟帮扶对象从事种植、养殖  相似文献   
824.
爱德华·阿尔比在剧本《微妙的平衡》中指出恐惧心理是导致家庭危机的潜在原因.在恐惧心理驱使下,人们必须清醒面对自身的道德伦理缺陷,重新审视自我存在的意义.本文借助弗里兹·李曼的恐惧心理原型理论,解读该剧中主要家庭成员的恐惧心理,以揭示作为美国社会中流砥柱的中产阶级家庭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825.
欧洲一体化进程如今正处在瓶颈阶段。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在文化方面,都难以找到"合而不同"的出路。作为能够集中反映各种矛盾的"社会子细胞"——家庭,通过其形态结构、组织模式、成员关系等表象,折射出目前欧洲各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价值观念与政策体系的迥异和分歧。本文以此为着眼点,根据一些欧洲学者与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和理论成果,从家庭结构、女性角色、育儿养老方式、家庭观念和家庭政策五方面出发,在比较中发掘欧洲诸国间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文化认知差距等深层次问题。并尝试为转型期中国家庭的发展方向以及家庭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826.
吴帆 《学术研究》2012,(9):42-49
家庭生命周期结构的变迁直接影响到家庭决策与行为、家庭资源的获取与分配以及家庭关系的发展轨迹,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与政策涵义。在当代社会中,古典家庭生命周期不再是主流形态,家庭生命周期向着时序结构多元化、关系结构简单化、功能结构缺损化的方向发展,家庭对外部资源和政策支持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研究将家庭生命周期解构为时序结构、关系结构和功能结构,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在形态、时序、关系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初步探索了家庭生命周期结构变迁的社会经济影响及其引致的政策需求。  相似文献   
827.
杨建海 《理论界》2012,(5):168-170
在传统中国,农村老人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但是在社会变迁的冲击下,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问题变得十分突出。笔者认为,造成农村养老困局的表层原因是孝道伦理的滑坡,而深层次原因却是农村老人缺乏可供交换的养老资源,因此,建立普惠性的养老津贴是解决农村家庭养老困局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28.
农村在婚男性的地域流动重构了传统的、基于性别的社会分工:在维持“女主内”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家庭“男主外”的格局,这无疑会作用于女性的家庭地位.本文基于性别分工理论、家庭决策理论,利用2009年中国流动人口专项调查数据,探讨男性外出务工对留守妇女家庭决策权的影响.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务工收入的增长并未降低留守妇女的家庭决策权;相反,由于留守妇女更多地承担了家庭农业生产活动,掌握了更多的家庭资源,故其家庭决策权显著增强,家庭地位得以改善.总体来看,“男流女守”的新型劳动分工模式对留守妇女而言是一柄双刃剑,在加重女性家务负担和农业劳动的同时,也有利于她们家庭决策权的提高.  相似文献   
829.
从彰显到消失:集体主义时期的家庭劳动(1949-196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主义时期,为追求经济超速发展实行高积累低消费"以生产为中心"的发展策略。国家有意识地把性别化分工编织进大生产体制,由妇女无酬承担起绝大部分的再生产职责。国家对于妇女的家内劳动并非完全"看不见",而是努力对家务劳动进行理论化,以确立家务劳动及其承担者在社会主义生产体制中的位置。女工、农妇、职工家属/家属工三个妇女群体与生产的关系决定了国家对于她们家内劳动的不同态度以及她们的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830.
本文梳理近年西方社会有关平衡工作和家庭的研究.以工作社会学为基础分析平衡工作和家庭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取向.反恩工作至上的工作伦理、时间分配的类型和性别与阶级结构下的行动策略.从公共政策方面探讨个人、家庭和国家的行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