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7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1863篇
劳动科学   82篇
民族学   84篇
人才学   318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881篇
理论方法论   368篇
综合类   2517篇
社会学   1045篇
统计学   23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465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530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577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通过企业家激励报酬决定因素及报酬特殊性的分析, 提出了我国企业家激励报酬的原则、政策及约束机制探析。  相似文献   
52.
王子恒 《女性天地》2005,(10):17-17
很偶然的—个胡会,我认识了—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李君。问起他的创业秘诀是什么,他跟我讲了—个故事当年李君在一家家具公司做销售员。有—次,公司进了—套标价20万元的高档家具,放了四个月,都无人问津。终于有—天,—个人一进来就看中了这套家具,但在价格上想要压低一些,问李君18万卖不卖。李君也很想把这套家具脱手,可是老板只给了他一万元的浮动权限,他只能降到19万。偏偏那顾客也固执,说18万不行,就不买。僵持了好久,李君想打电话找老板请示一下,可老板去国外出差了,手机也关了。他找不到老板,不敢擅自作主,这笔生意就黄了。  相似文献   
53.
文章首先检视人类经济及企业活动圈内外的各种循环 ,说明循环的普遍性 ,然后从单向因果循环的五行逻辑推演 ,陈述五行在经济及企业小严谨循环上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以当代人力资本理论为指导,概略分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殊构成,并以此为基点,深入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企业家激励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55.
我国有22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其现代化是民族学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小民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就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如何对待小民族的文化、发展与繁荣、民族优惠政策、民族发展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企业家的任用机制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企业家任用机制的标准,一是职位竞争对经营者产生足够的压力;二是企业家的聘用制,以利于提高其经营能力。国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需要企业家任用机制的创新。对于关系国计民生、适宜公有产权的企业,其经营者的任用适合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竞争性行业中的中小国有企业,其企业家任用机制应向现代企业制度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57.
一位知名的民营企业家介绍他如何进行企业决策时,举了一个例子:他的企业经营各类产业。而各产业部的经理都有自己在经营这一行业的专长。在企业进行重大决策前都要请这些经理共同参与,如对桌处房产开发作可行性决策时,召开各部门的经理进行共同研究。作为企业的“一把手”事先不定调子,让分管其它行业的部门经理提出意见,然后请房产部负责人解答大家提出的疑惑,并对各位经理提出的而事先没有想到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如果大家听后觉到可行。作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就决定上。不行他就不上了,或者请房产部经理再使出第二套方案来讨论。结果这些决策取得成功。拿现时的话来说,该决策成功的经验是较好地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权力实际上是由企业中分管这一产业最优秀的人来掌握,因为他们“懂行”。最有发言权,而作为企业的负责人的最后决策主要是听从这些“懂行”人的意见而已。  相似文献   
58.
从小隐、大隐到中隐——论隐逸观念的递嬗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逸是中国士人心理—行为哲学的命题之一,也是士人内在价值取向与处世态度的外在表征。隐逸历经小隐、大隐到中隐的嬗变,三者有轩轾之别,高下之分。隐逸在其历时性演进过程中,逐渐淡化了传统隐逸以道抗势的抗议精神,显示出隐逸精神化、世俗化的走向,反映了在世俗王权为代表的势统的挤压下士人持守的道统的不断整合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59.
《市民》2006,(6):82-83
大侠小虾的居住理想:在网络上,我们可以披着各种各样的马甲。穿梭于不同时空的bbs灌水、拍砖、潜水。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一个固定的窝。拥有关于“家”的梦想。由本刊与新浪网、《soho小报》联合举办的“我们时代的居住理想”网络征文。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以下是新浪网上点击率最高的十篇文章的内容摘要。  相似文献   
60.
大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经常侵害小股东的权益。这一问题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在我国尤为突出。因此,研究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有关法理依据,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经验,寻找适合我国公司制度的小股东保护措施,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律制度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