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7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4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李寒秋 《老年人》2006,(11):14-15
2006年9月26日,52岁的安倍晋三在当日的国会选举中轻松获胜,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在当选新首相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安倍晋三突破了日本新首相首次出访必定访问美国的外交惯例,于10月8日应邀访问了中国。访华期间,安倍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和国务  相似文献   
32.
周立波 《决策探索》2010,(21):88-88
纵观美国总统几十年有代表意义的访华,其主要议题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主要议题:朋友,咱以后别互相掐架。20世纪80年代里根访华,主要议题:朋友,我和苏联对掐,你别帮忙。  相似文献   
33.
尼克松政府在"上海公报"中对"一个中国"作出了简略而模糊的表态。但此前基辛格与尼克松在访华之行中,其"一个中国"表述却包含了内容广泛的表态与承诺。它包括两层意涵:其一,美方承诺不再提"台湾地位未定",并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承认"一个中国"。其二,美方承诺不倡导"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也不鼓励、不支持"台独"。这是从中国内政的角度承认"一个中国"。可以说,美方的有关表述初步确立了"一个中国"原则,但在政策层面却呈现出模糊性的特点,说明美方对"一个中国"有相当保留。  相似文献   
34.
赵贺 《东西南北》2014,(10):23-23
外国领导人访华,第一站大多选在北京。于是,北京诸多景点,如长城、故宫等就成为外国政要最为青睐的地方。或许是受"不到长城非好汉"影响,几十年来,长城接待的各国政要超五百位。而对中美两国而言,长城更像一个纽带———1972年尼克松成为首位任内访华总统,即偕夫人登上了八达岭,再加上其后的里根、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七位任内访问过中国的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35.
1961-1971年美国在越南的除草剂行动不仅没有达到其最初的目的,反而引起了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的强烈不满和谴责,在国内反战运动和联合国日益关注环境问题的压力之下,尼克松政府被迫决定1971年彻底终止在越南战场使用除草剂。  相似文献   
36.
《领导文萃》2008,(14):10-10
韩国总统李明博访问中国的首要目标是继韩美同盟之后,进一步提升韩中关系。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过程包括“友好合作关系”、“合作伙伴关系”(1998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3年)。此次,两国已通过协商就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青瓦台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中国目前同印度、俄罗斯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中方将以与韩国之间的战略利害关系为基础,大幅拓宽合作领域和范围。”  相似文献   
37.
夏攀 《东西南北》2011,(14):8-11
鸭绿江跨境大桥上,一列火车疾驰而过。 第二天,韩国和日本的媒体上,迫不及待地充斥着关于这列火车以及乘坐这列火车的一位邻国领导人的报道:他下火车后去了哪里?参观了什么地方?此行目的何在?将对局势造成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38.
1971~1972年是中国当代外交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期.中美和解带动了中国国际战略的转变,也带动了国际格局的变化.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外交决策,难免“水土不服”.文章选取了一个较短时间的历史进行案例研究,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角度来分析尼克松首次访华前后中美和解的外交实践,力图对这段决策历史做出新角度的解释.  相似文献   
39.
《东西南北》2013,(9):25-27
以“铁娘子”著称并在历史上留下了强烈印记的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去世了。在她的一生中,尽管她曾表示:“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将为了家庭不再从政。”尽管因为卖掉国营企业、大幅度私有化,解散工会,重整英国社会秩序等等政治行为使她在英国民众的心中褒贬不一,情感复杂。但无人可以忽视她在政治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40.
书屋     
《决策》2011,(7):96-96
基辛格和他的《论中国》1971年,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博士突然造访北京,恢复了美中两国中断了20多年的高层外交接触。从此,中国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到一跃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