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28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26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385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地缘商会因其乡情文化符号、民企聚合体、自治等特点而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并双向嵌入在所在地与乡籍地社会环境中发展。基于对广东省湖北商会的个案分析,发现服务会员、抱团互助从而填补市场与政府对民企造成的夹缝是其“嵌入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分析在两地空间结构限定下特定的历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经济发展的特殊需求以及政治生态与政策设计限定的独特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短暂发展史中面对问题及时调整与迅速规模化;从依赖乡土精神聚合到强调制度化、品牌化建设的组织文化发展之路;专业主义指导下全方位服务路径;基于政治符号、示范标杆和招商桥梁打造而构成的政商多中心网络合作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82.
江苏沿沪宁线形成了一个东起苏州周庄、西至南京浦口,总长约300公里的软件产业密集带,集聚了5个国家级软件园区、14个省级软件产业基地,呈现出一城三地五园一带的发展格局.本文分析认为,沪宁线软件产业带的形成受原发型集群和嵌入型集群两种机制的叠加作用,软件带最初在高速公路的出口及交叉处形成软件产业点状聚集并向周边地区梯度扩展,逐渐形成软件产业经济带.根植性是产业带社会网络的一个根本特征,沪宁线软件产业带的根植性主要表现在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产业基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政策环境.为增强带的粘力和吸引力,政府应建设好公平服务平台,健全创新网络;同时鼓励带内的园区突出特色、分工配套、差异发展,主动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  相似文献   
83.
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外源型农技推广组织与农村社区长达10年互动的社会过程来呈现非先赋性信任再生产的逻辑。分析发现,外源型农技推广组织实现由外而内并不是从“外人”变为“自己人”的线性嵌入,而是在“深嵌则依附”与“浅嵌则独立”之间寻找契洽共存的身份认同与行动空间的过程。虽然外源组织囿于乡土社会中内外有别、关系本位的特性,但是其反以“关系”为策略,基于“利益”与“情感”两个维度在场域关联的空间中差序性嵌入,通过高频的人情交往和利益交换在核心家族和区位格局的次级群体上建立自身的核心圈和亲近层,借助增产增量建立组织声誉来扩散村庄整体的互惠网络,将小院院所开放成半公共空间以生产着“生-熟”的信任格局,采取差序分利和模糊雇工来平衡环境依赖和组织独立,以实现从客人到帮手、从帮手到伙伴的身份转变,最终建立组织的合法性身份与行动的合情性空间,在“能否行动”的基础上推动“行动顺畅”成为可能。这种“伙伴”身份的建立过程也再生产着具有伦理性质的信任关系,此类非先赋性的多主体、多维度、层层推进的信任结构,是外源组织嵌入乡土但是不囿于乡土的切实选择。基于此,文章认为,外源组织由外而内的实现不只是一种嵌入过程,更是一种总体性信任结构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84.
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经济舞台上日显重要的角色.如何更为有效和高效的构建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绩效,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网络嵌入性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在界定跨国公司网络嵌入性的基础之上,总结了跨国公司的内部和外部网络,及子公司在这双网络中的嵌入性.而更为深刻的是,将跨国公司非正式关系及网络的引入,从而造就了子公司在这一特殊的非正式网络中的嵌入性.从而,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被完整的嵌入在了内部、外部及非正式的三维网络嵌入系统之中.这样无疑将跨国公司网络嵌入推向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并具有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5.
针对企业收益额预测,提出了一种嵌入知识的综合集成预测方法。首先,基于系统思想,提出了嵌入知识的人-机交互式综合集成预测方法框架;进而重点介绍了集成预测方法中的信息预处理、预测模型选择、效果检验等关键子模块;最后,以某公司的收益额预测为例,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
嵌入性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适应性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经营大都处于亏损状态,其主要根源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脱离农村社区,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农业雇工过程中劳动力成本高,道德风险问题突出。但研究发现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实实践中找到了突破口,他们通过获取政治身份、人情化运作和策略性妥协的调适机制,即通过政治嵌入、文化嵌入和结构嵌入的方式,利用地方社会和农村社区中有利的制度安排和政治资源,争取发展空间,并依靠人情、面子等村庄文化和关系网络,建立起农业工人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经营收益。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方向的调整和适度规模经营,有助于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构建完善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从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  相似文献   
8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社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土中国”,呈现出“新乡土中国”的发展样貌。基于对中国西部地区高柏镇乡村社会70年发展变革现实社会形态的呈现,借助对制度变迁理论中关于社会秩序议题的认知,把变革之中乡村社会秩序的构筑与形塑放在一个具有一定社会结构和网络关系的特定乡间聚落社会空间中,以考察村民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乡村组织),群体(乡村组织)与群体(乡村组织)之间,基于特定社会处境或利益诉求,展开不同互动形态和关系连接,去理解和分析当乡村社会传统的村落团结维系“遭遇”外来的行政性力量“嵌入”时,乡村社会原有的秩序形态如何适应并整合新的外来力量,进而内外两种力量相互之间进行着怎样的一系列互构和博弈,并最终形塑了乡村的社会团结和秩序维系及其变迁。研究得出:当外来的行政嵌入型秩序之力量(国家政权的制度法规建设与政策施政倡导、乡镇政权的行政命令与施政干预、驻村乡镇干部的村治行为等),进入到乡村社会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并与村庄内生型秩序之恒定准则和样态(家庭及其家族、人际关系与人情往来、村落规范与村庄权威、村民小组与村级组织等),在村庄这一现实场景中遭遇,并转而进行着一系列的互构和博弈时,乡村社会里既存的两种场域形态——村头公共舆论场(非正式组织化的)和村庄红白喜事场(正式组织化的),构成了乡村社会中外来的行政嵌入型秩序与村庄内生型秩序之力量互动整合的主要场域,也成为调试外嵌性秩序与内生型传统这两股不同的地方性社会秩序维系的主要力量源,并最终构筑起了乡村社会日常的秩序维系与团结基础。  相似文献   
88.
柔性嵌入是驻村干部通过沟通、对话、协商参与乡村治理的管理实践。柔性嵌入式治理并非单纯的行政制度吸纳与整合,而是包括文化嵌入、认知嵌入、关系嵌入在内的多维柔性嵌入的互动与治理的过程。从辽宁省X县的治理实践来看,驻村干部参与乡村治理仍受根深蒂固的刚性治理思维、运转不畅的民主协商机制、薄弱的乡村社会资本、匮乏的村庄公共精神等现实因素掣肘。需要从转变刚性治理观念、运用情感治理技术、完善基层协商机制、挖掘乡村内生资源、培育村庄公共精神等层面进一步激活柔性嵌入机制,持续提升驻村干部参与乡村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89.
    
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现状,从制度嵌入的视角入手,研究政府通过股权与决策权等方式参与企业治理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具体而言,选取了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2-2014年5个有代表性行业共计1 473个样本进行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从实证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加以量化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行业中二者关系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政府的股权嵌入对不同行业的企业经营绩效影响不同,对于房地产、石油化工、采掘等政策敏感性强的行业的经营绩效有正面影响;对于科技含量高、创新投入大的行业有较弱的正面影响;对市场趋于完全竞争,不存在或很少存在垄断势力、靠销售量的优势赚取利润的行业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0.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由社区居民构成的社区志愿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多元治理主体就社区事务进行积极协商,有利于基层治理动力的内生与强化,有效拓展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空间。以广州市S社区志愿服务队为例,基于嵌入理论构建分析框架,系统考察社区志愿组织助推基层协商治理的行动逻辑及其策略选择。研究发现:社区志愿组织通过认知嵌入培育协商治理意识,通过关系嵌入编织协商治理网络,通过结构嵌入建构协商治理机制,通过资源嵌入筑建协商治理保障,合力推进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为理解社区志愿组织助推基层协商治理提供了独特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