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吴敬梓与巴尔扎克是十八、九世纪东西方现实主义作家。尽管他们的社会基础和时代背景各有不同,但他们创作的作品,无论其思想内容与意义,还是其高超的艺术成就,都相互辉映,具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2.
巴尔扎克在小说《亚尔培·萨伐龙》中,以对比、映衬手法和诗情浓郁的语言,热情讴歌了一对在爱情沦为金钱奴隶的社会中为真情顽强奋斗的恋人,谱写了一支震撼人心的浪漫的恋曲、现实的悲歌。  相似文献   
23.
巴尔扎克小说创作中的历史性环境描写虽然有作家“再现历史”的表达预期,但是小说中的历史描写并不精确,至多只是与历史的某种程度的相似,既不能呈现历史的真实面貌,也有损作品的文学性,甚至挫败了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预期,影响了读者对小说阅读接受。虽然巴尔扎克有自己明确的创作意图,但是也没有阻止读者对作品中历史性环境描写进行批评。  相似文献   
24.
中国翻译界对巴尔扎克的译介显现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特点,先是译介他的短篇,后来译介中短篇,数量由少到多,在选择作品时有实用取向,新时期完成了巴尔扎克全部作品的翻译,注重译本序文的写作是中国译者的一大特色。中国批评界对巴尔扎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缩短了他和中国读者的距离,由于左倾因素的干扰,加之一些批评家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巴尔扎克受到了误解和曲解,中国读者与他无法靠得更近。新时期,中国批评界突破了过去单一的政治观照的格局,排除了非文学因素,对巴尔扎克作品的艺术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使中国接受者得以重新走近巴尔扎克。  相似文献   
25.
闲书的味道     
李佳玮 《社区》2014,(17):11-11
大体上,闲书跟肉一样,分肥、瘦和柴;跟茶一样,分温和削。翻译来的外文书,越是近现代的,翻译腔越重,锐利、寒、削。老一辈的翻译,词句都更圆润温和些,朱生豪先生的莎翁、傅雷先生的巴尔扎克之类不提,像王科一先生的《傲慢与偏见》、李健吾先生的《包法利夫人》,都可当午后茶与点心。  相似文献   
26.
精神的殿堂     
冯骥才 《领导文萃》2013,(11):112-114
去法国,当地的朋友问我们想看谁。我们说出卢梭、雨果、巴尔扎克、莫奈、德彪西等等一大串名字。朋友笑着说:"好好,应该,应该!"于是他先把我们领到先贤祠。先贤祠就在我们居住的拉丁区。重新改建的建筑的入口处,刻意使用古希腊神庙的样式。宽展的高台阶,一排耸立的石柱,  相似文献   
27.
名人名言     
《老年人》2011,(4):13-13
⊙一个男人应该引人注目的地方不是他的马,也不是他的饰物,而是他的人品。——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谈男人的骄傲⊙让现实去复杂,我们自己单纯。——当红专栏作家连岳的一句话 想十事是境界,敢十事是作风,会干事是水平,于成事是目的,小惹事是起码要求。  相似文献   
28.
淘淘 《新少年》2010,(3):36-36
1897年一天的深夜,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创作的法国文坛巨星、作家巴尔扎克雕像,终于完成了。罗丹激动得叫醒一个学生,来欣赏自己这倾注了四年多心血的作品。  相似文献   
29.
陈章 《炎黄世界》2013,(1):48-49
“春天里来百花香,朗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和暖的太阳在天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 多么欢快豁达的歌词,朗朗上口。 《邓肯自传》、《笑的肇祸》(巴尔扎克)、《海燕》(高尔基)……  相似文献   
30.
话题解读巨人,或以勇力称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或以思想领先,探幽发微,破时代之迷雾,启心灵之愚顽。雨果说:“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巴尔扎克葬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