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1篇 |
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25篇 |
人才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56篇 |
理论方法论 | 16篇 |
综合类 | 130篇 |
社会学 | 11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何贝贝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4):27-28
《乌拉尼亚》是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小说不断地述说着反抗现代文明社会、追求原始生活状态的主题,对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度——坎波斯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小说描述了现代文明对自然原始社会的侵犯,坎波斯的居民被迫迁移,寻找出路,由此经历了一个从发现身份到迷失身份,再到寻找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3.
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与当时可供阅读的新闻时事、旅行游记材料紧密相连。小说脱胎于19世纪下半叶法国对中国、中国人、中国史所形成的表述,展现了19世纪末法国中国论的强烈张力。素材的有限性和作者的进化论视角将作品置于西方文明观念、野蛮观念和“欧洲化”观念的影响之下,反映了鸦片战争以来全球化和西方化的进程。但与此同时,其作品一定程度触及了中国当时复杂的文明社会特征,为法国社会提供了一个想象和了解中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4.
牛鸿恩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8-96,115
自1993年以来,姚曼波女士在多种刊物连续发表六篇系列文章,提出《春秋》一书当不起孟子、司马迁的推崇,《左传》才当得这种推崇,从而认定孟、马所说“《春秋》”必定是指《左传》。并且说从《孟子》、《史记》、《论语》、《左传》及“汉初学坛”,都能证明孔子写下的是《左传》,左丘明不过是《左传》的评论者。自认为廓清了千年疑案。本文观点与姚文相反,认为孟、马对《春秋》的推崇,含有对儒家祖师孔子的美化、圣化,对于这种美化,不能轻率地相信,更不能作为立论的出发点。文章具体分析了《孟子》、《史记》对孔子作“春秋”的论述,并比较了《论语》和《左传》在思想观点、语言运用方面的不同,论定孔子从未有作《左传》之事。姚文的论点论据不能成立,写作的出发声、论证的主观性,都不可取。系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35.
方厚升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7-69
辜鸿铭曾经享誉西方世界,引起过西方知识界的关注,但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并未受到辜鸿铭的影响,斯宾格勒和辜鸿铭对“文化”、“文明”及东西文化关系问题的认识毫无交集,由此决定了他们对西方文化的批判视角之间没有关联,不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6.
137.
本文主要以雅克·勒高夫的想象史研究为例 ,对当今法国年鉴 -新史学派所开创的想象史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 ,并对它出现的原因及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评价。笔者认为 ,想象史出现的原因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想象史是法国年鉴 -新史学派的史学家继续致力于开拓新领域和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结果 ,同时它的出现也有力地促进了史学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其次 ,想象史是法国新史学家更新史料观念和开发史料领域的结果 ,同时它的出现也进一步更新了史学家的史料观念和扩大了历史资料的范围。再次 ,想象史是法国新史学家不断更新史学观念的结果 ,同时它的出现又进一步导致了史学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38.
马剑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4)
俗话说“广西是个大歌海,象州是个小龙潭”.作者认为“大歌海”的一部分“波涛”是象州“龙”翻滚起来的.对象州地区壮、汉族民间“调”、“腔”、“情歌”、“夜歌”和“欢”等音乐形式的研究,特别是对一种处于雏型的“师公戏”的研究,对丰富广西乃至全国的民间音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9.
当代法国哲学有两个明显的路向一条走向超越,一条走向内在.勒维纳斯属于前者,柏格森属于后者.事实上柏格森作为当代法国哲学最重要的本土来源之一,曾深刻地影响过勒维纳斯.然而吊诡的是,虽然勒维纳斯深受柏格森影响并对他推崇备至,但最后却走向了与柏格森泾渭分明的不同道路.那么,导致这种吊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究根问底,"为什么在者存在而无反倒不在?"是他们思想发问的逻辑起点和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对这个问题各个环节及内涵的不同分析、批判和解答,使柏格森改造了传统的存在论而走向了内在性哲学,而却使勒维纳斯彻底抛弃了存在论走向超越性哲学,即作为第一哲学的他者的伦理学.而另一个吊诡则是看似"内在"与"超越"水火不容,但是他们最终却又在伦理学领域殊途同归了.这种双重的吊诡直接揭示出法国哲学某种内在的精神传承,并彰显出法国哲学自身的某种"法国属性".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