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8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71篇
丛书文集   301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616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委婉语是用温和、含糊和迂回的用语进行表述的一种手段来避免直接说出令人不愉悦,或者对人不够尊敬的表达,这样也能使说者更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地思想感情,也能够使听者接受本来不容易接受地事实或者感情或者态度。委婉语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和生存的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还具有坚实的语言基础,有着广泛深厚的文化土壤,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体现着一定的交际手段,执行着一定的社会功能。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委婉语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2.
南北宋之交登上诗坛的陈与义,其五言古诗的创作善于借鉴学习杜甫诗歌的创作技巧,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自成一家。其五言古诗在遣词造句方面比较成熟,但在“体势”上则未达到杜甫五言古诗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3.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储存本土文化信息的功能.文章搜集、整理并分析了重庆方言中的新词语--重庆言子儿,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言子儿,表达了巴渝民众幽默豪爽的个性,形成了带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这些丰富多彩的方言词语成为记录巴渝文化的载体,是重庆独有文化的符号象征,了解重庆人了解新重庆风貌,解读这些新词语不能不认为是一条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4.
现代学者有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秋兴"情结研究颇多,但钱穆从中国文学深层的"人生自省"视角出发,对"秋兴"文学所蕴涵的生命自省意识的解说,无疑为我们反思中国文学自身的自省精神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育教学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及理念,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实现教学理念的科学化及合理化,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从而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以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其一是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因此加大其一体化教学改革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将就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情况进行探究,总结出有效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6.
我的妈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这首古诗特别适合赞颂我的妈妈,她像参天大树一样,屹立在我心中。妈妈对我的爱体现在一次次的语言教育和"棍棒"教育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因为我想看电视,着急做的练习册没有几道题是对的。妈妈当时就生气了,脸色从红润变成灰暗,表情从晴天变成阴天,她喘着粗气.  相似文献   
197.
二十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希穆涅克在捷克斯洛伐克特殊的政治语境下推进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符号美学之思,抵制艺 术领域庸俗化、形式化的不良倾向,从音乐、小说等具体艺术形式入手切入艺术的语义化、艺术客观化、艺术形式等问题研究, 融入了人道主义、社会历史、实践、意义等理论批判维度与方法,体现了一名东欧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勇气和求 真精神。 希穆涅克对二十世纪 80 年代中国学界的人道主义思想产生影响,可为当代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提供一 些良好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98.
"气盛言宜"是韩愈提出的重要文学理论,它与"不平则鸣"一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对于韩愈的"不平则鸣"理论来说,"气盛言宜"更侧重于散文方面。韩愈在粱肃文气观的基础上提出"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的观点,在"气"与"言"的关系及如何养气等方面多有开拓,从而影响甚大。在"气盛言宜"理论的历史发展中,宋人的理解与接受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环,从胡瑗到李涂,不管是文学家还是理学家,在接受韩愈这一理论时都各有特色。宋人的接受亦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9.
孟子所说的心是指人生来就有的、与非人相区别的、以"不忍人之心"为核心、沿着"四端"向"四德"不断充扩的向善之心。孟子的不动心是指尽心知性以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的向度不可动摇。此心虽然生而具有,但并非圆满自足,须通过意识自由和行为自觉缓慢培养,令其渐次成长,连续不断,由小到大,以止于至善。心之所向叫志,坚持此志不变,叫"持志","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二者互为制约,须"持其志,勿暴其气",所以孟子主张养气。告子的不动心是指接受了某种外在律令,将心托付于此,从而信念坚定,不再改变。这种外在律令缺少人性基础,往往以"言"的形式出现,是非曲直难辨,所以孟子提倡知言。知言以持志为依据,养气以至善为目标,持志为心之所向,至善为心之所成,如此,则心、言、气之关系明矣。  相似文献   
200.
渝西方言中的廉政谚语,承载了渝西群众的反腐仇腐思想、道德教化思想、公平正义思想和公民权力思想。这些思想都是渝西廉政文化中的精华性思想,值得传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