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822篇 |
免费 | 289篇 |
国内免费 | 10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67篇 |
劳动科学 | 38篇 |
民族学 | 541篇 |
人才学 | 597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3636篇 |
理论方法论 | 573篇 |
综合类 | 12104篇 |
社会学 | 1572篇 |
统计学 | 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92篇 |
2022年 | 204篇 |
2021年 | 324篇 |
2020年 | 274篇 |
2019年 | 338篇 |
2018年 | 112篇 |
2017年 | 236篇 |
2016年 | 336篇 |
2015年 | 577篇 |
2014年 | 1054篇 |
2013年 | 1053篇 |
2012年 | 1262篇 |
2011年 | 1429篇 |
2010年 | 1388篇 |
2009年 | 1578篇 |
2008年 | 1640篇 |
2007年 | 1270篇 |
2006年 | 1075篇 |
2005年 | 990篇 |
2004年 | 912篇 |
2003年 | 862篇 |
2002年 | 875篇 |
2001年 | 699篇 |
2000年 | 518篇 |
1999年 | 307篇 |
1998年 | 202篇 |
1997年 | 138篇 |
1996年 | 106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孟昭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2)
从佛教的语言观念与译经的特殊形式两个方面,对汉译佛经中白话与文言因素并存的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汉译佛经中出现大量白话,既有佛教传统语言现的原因,更受制于早期主译僧人的汉语水平,汉译佛经中的文言因素.则来源于担任笔受及润文的中土文人. 相似文献
152.
以语篇重建任务为中心的整体语言教学模式是为克服传统的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中心的零碎语言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该模式不仅把英语视为语言知识的载体,更将其视为信息的载体.教师通过任务的提出为先导,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与围 绕语篇解构和重建的听说读写方面的活动,使学生不断地运用目的语获取信息和表达信息,从而产生综合效应,推动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3.
借助教学实验探讨在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精读教学课堂里实施基于任务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和统计分析表明:两组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方面没有显著意义上的差别,但实验组学生在语言行为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他们不仅获得了语言知识,同时还表现出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4.
陈静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2)
用Matlab语言设计了数字微分器,为改善微分特性和减少计算工作量,采用了快速卷积算法,对实测的速度信号进行了微分处理,获得了其加速度信号. 相似文献
155.
王卫兵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5)
当前我国正处于语言狂欢时期.要想对此作出正确回应,必须首先解决有关语文规范的标准、观念、立场以及指导方针问题.既不应消极看待语言狂欢,也不能以"语言具有自我调节功能"说法为依据而放任自流.一方面,前述说法缺乏理论依据和事实根据;一方面,对于有损精神文明的言语现象,无论怎么看都应当严加管束. 相似文献
156.
刘艳春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95-97
王德福博士的《语符学语言模型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叶尔姆斯列夫理论的专著。该书视角独到,方法科学,论证充分,体系宏大,对叶尔姆斯列夫的语符学理论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入阐释,构建了既符合语符学理论又有所创新的自足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7.
语言传递文化,自身就是一种模因。语言学界尚无从模因论角度对中英法律语言进行过任何深入探讨。基于法律语料,从词汇学、句法学角度对中英法律语言模因进行研究,细致分析法律文本及法庭用语的模因模式、特点及规律,有力促进法律语言的发展与习得。 相似文献
158.
159.
在《神话》一书中 ,巴特将“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引入符号学研究中 ,试图将符号学与社会历史统一起来 ,从而对大众文化的神话性进行消解。但这就使得神话无法形成一个自足的体系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符号学的基本思路 ,并导致体系内部的矛盾。巴特用符号学思想来揭示大众文化 ,这不仅是语言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历史问题 ,因而他面对着一个从语言、神话系统向社会现实过渡的问题。因而需对“意识形态”和“语言系统”加以重新考察 ,找到这两者共同的根据 ,从而将这两个不同系统中的概念纳入一体中去。 相似文献
160.
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论20世纪中国新诗语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问题是 2 0世纪中国新诗历史发展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论题。围绕着中国新诗语言这一总的论题 ,有三个难以绕开的基本问题 :第一 ,就新诗语言资源而言 ,如何在白话与欧化的历史两难处境中寻求适于新诗语言的内在资源 ;第二 ,就新诗语言质地而言 ,如何在古典与现代的现实张力中 ,在二者的差异性和延续性中摸索到促动新诗语言自我生成和更新的“基质” ;第三 ,就新诗语言风格而言 ,如何在实行对口语与书面语的双重超越后 ,构建符合新诗语言特性的多样化风格。它们构成了探究中国新诗语言问题的“元问题” ,所有关于新诗本质的认识、关于新诗特性的悟察和关于新诗整体成就的评价等等问题 ,都可以此为基点得以展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