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5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63篇
社会学   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金色年华》2013,(5):63-65
余秋雨在叙写历史的同时不小心沾染了些许硬伤诟病,他在撒播文化种子的过程中又忽略了现实这个最大的文化故园。遗忘是人类的本能,拒绝遗忘却是历史理性。面对真实的废墟,他的感慨穿透历史的风尘;面对文革的废墟,他却视若无睹,扬长而去。全世界纷至沓来的荣耀是一种赞美,也可以是一种讽刺和讥嘲。  相似文献   
52.
《山西老年》2010,(6):4-5
4月14日7时49分,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打破了高原小城玉树早春的祥和安宁。山崩地裂间,房屋倒塌,道路断绝。废墟下,被掩埋的生命等待救援;地面上,10多万受灾群众需要救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中打响……  相似文献   
53.
废墟建筑是英国自然风景园中不同于其他园林要素的景观体,它们形象凋零、破落,常与杂草、荒丘为伴,却成为18世纪英国园林中不可或缺的景观体,这主要与其在园林中所体现的深厚内涵有很大关联。它们通过沧桑的外表和独特的造型,成为人们情感寄托、审美趋向及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表现。浪漫主义美学在英国社会的广泛流行加速了废墟在园林中的主景作用,为此更好地分析废墟在园林中的内涵作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国园林的全貌。  相似文献   
54.
明末清初,伴随着持续的战乱、疾病与灾荒,许多地区呈现出一片残垣断壁的废墟景象。这种废墟景象也反映在思想文化层面,表现为文化传统的崩坏。赖以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的倾塌与国家的覆灭,共同催发了士人"废墟意识"的产生。这既体现在文人作品的幻灭感和痛苦感之中,也贯穿于士人的社会交往和文化行为方面。从傅山的精神世界切入,关注他孤独的内心和随心所欲的率性行为,我们可以领悟到"废墟意识"在个人生命体验中的表达,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士人所共同面对的世界之疏异与荒凉。  相似文献   
55.
残垣断壁,一片凄凉 6月底,在湔底镇,我们所到在处皆是被摧毁的房屋,残垣断壁,一片;妻凉。房屋废墟上挂着的布条在风中摇曳,似乎在向我们哭泣。罗汉寺前的照壁有“西川佛都”四个大字。进山门为天王殿,然后是一青石镶成的广场,弥勒佛(高五米,石雕)独坐中央,地震后佛像上出现多处裂痕:再向前便是弥勒殿,  相似文献   
56.
荀春荣 《中华魂》2008,(8):30-30
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不过短短80秒的时间,就把成千上万的生命埋入了废墟,使无数的住房变成了瓦砾。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在那生与死的较量面前,我们的祖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这考验向世人表明,我们的党是与人民心连心的党,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  相似文献   
57.
在灾难中毁灭还是在灾难中重生,是对一个民族精神和意志力最严峻的考验。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交相辉映,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让中国人有信心有能力迎接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58.
为了行业竞争,雇主花10万请杀手除掉对方,没想到凶案进行时,地震突然发生,将两个人埋进了同一片废墟中……这突如其来的生与死的考验,他们会如何面对呢?女老板遭遇竞争对手买凶2008年5月12日中午12点半左右,家住四川省北川县的某酒店35岁的女老板林晓娜像往常一样回到家里。她刚将车停在  相似文献   
59.
国家也许从未像今天这样悲伤。 在中南海怀仁堂前,这个国家的主席,带领他的同事,在静默的三分钟里,低下头颅,沉痛哀悼。大街上,广场内,胡同里,办公室,火车站,股票交易场所……这个国家的普通民众也低下头颅,来表达哀伤。  相似文献   
60.
《东西南北》2008,(7):26-29
曾几何时,很多人担心,中国的下一代,那些伴随着市场经济和电脑、快餐长大的孩子,能否担当起将来建设国家的大任,担心他们不能吃苦耐劳,担心他们心里唯有自己、没有他人……但是,一场大灾难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拥有让人多么自豪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