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231篇
  免费   2232篇
  国内免费   812篇
管理学   23226篇
劳动科学   1660篇
民族学   7611篇
人才学   4568篇
人口学   1251篇
丛书文集   35894篇
理论方法论   7535篇
综合类   72441篇
社会学   13818篇
统计学   3271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1279篇
  2023年   2588篇
  2022年   2540篇
  2021年   3539篇
  2020年   2880篇
  2019年   3514篇
  2018年   1135篇
  2017年   2271篇
  2016年   3184篇
  2015年   4898篇
  2014年   11618篇
  2013年   10908篇
  2012年   12206篇
  2011年   13055篇
  2010年   11723篇
  2009年   12348篇
  2008年   13589篇
  2007年   10236篇
  2006年   8890篇
  2005年   7583篇
  2004年   6740篇
  2003年   6628篇
  2002年   5753篇
  2001年   4665篇
  2000年   3286篇
  1999年   1409篇
  1998年   777篇
  1997年   708篇
  1996年   424篇
  1995年   299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我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去年全省向非农产业累计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490万人,其中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直接组织输出260万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为输入地和我省城镇的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社会的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2.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 发展,同时也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 弘扬。具体说来,“一国两制”建构中华大文化的理念,体现了传统的“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本质的时 代价值,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渴望、 对统一的追求,与传统的“大一统”思想的理想模式产生共振效应,表现了“和而不同”、容纳百川的气 概,集中体现了中华和合文化精神,让中华和合文化大放光彩;“一国两制”对一国四地全体人民福祉的 深切关照既与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合理内质相互贯通,又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能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找到源头活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 化和民族形式的最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63.
《围城》比喻的审美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秀芝 《学术交流》2005,(6):147-149
钱钟书《围城》中的比喻艺术之所以精湛,不仅因其丰富多彩,更因其意蕴深邃。它蕴涵着汉民族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精警的隐喻结构与通脱的哲理内涵,虚实相涵的哲学理念与相反相成的辩证统一,具象的思维方式与“立象以尽意”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64.
如果说.2003年法治进程的鲜明特点是民众的普遍参与,即由下而上、上下互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民众的呼吁下.政府及时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那么2004年法治建设的突出特点就是自上而下.且主要在两条路线上推进:一是加强了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二是对公权力制约呈普遍化态势。而对弱者权利的普遍保护和对政府权力的有效制约是法治社会形成的显性标志。我们则可以毫不迟疑地指出,这是一个正义价值正日益彰显的时代。2005年中国法治建设的明显特点是:突出正义在法治建设中的价值及其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65.
1964年,让·皮埃尔·昂格鲁米先生就被派驻北京。4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法中两国的友好与合作工作。现在他又担任法中文化年混合委员会法方主席。与法中两国间的关系更紧密。趁他来华之际,我们在北京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66.
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障碍及其克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桂华 《学术交流》2006,(3):167-169
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双方使用的语言不同、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思维的方式和表达习惯也不尽相同,因而常常导致移情的失败,以至于不能达到有效交际。鉴于此,要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克服从自身文化的角度与解读他人言语与行为的倾向,深刻认识文化元素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观念上自觉地建立两种文化的协调机制;立足实践,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跨文化交际中的思维模式、语言交谈等方面的差异;通过鉴赏文学艺术,重点掌握与我国文化风俗的不同之处,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地进行文化移情。  相似文献   
67.
彭富国 《老年人》2003,(1):13-13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观点。 对合法的劳动收入好理解,那么什么叫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呢?即不是通过劳动而是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所取得的收入,如出租房屋租金、银行储蓄利息、财产  相似文献   
68.
仇立平 《社会学》2004,(3):28-32
伴随城市化过程的是日益明显的社会分化。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的发端时期,由社会分工所导致的职业分化是城市化的显著性标志,同时这一职业分化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繁荣与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城市化已高度发达,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的趋势,社会分  相似文献   
69.
西周宣王时,在都城镐京(今西安西南)的大街上,有一群儿童边走边唱:“糜弧箕服,实亡周国。”周宣王听说后十分惊慌,当即下令将街上卖糜弧(用野桑树做的弓)箕服(用箕草编织的箭袋)的人全部抓起  相似文献   
70.
《统计教育》2004,(2):62-64
第四届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03年12月在海口市召开。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是讨论统计教材建设和统计教学改革。来自全国各有关高等院校的50多名代表分别就统计学、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国民经济统计和经济计量学等课程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展开了讨论。现将代表们讨论的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