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63篇
  免费   918篇
  国内免费   309篇
管理学   4741篇
劳动科学   213篇
民族学   551篇
人才学   907篇
人口学   162篇
丛书文集   8073篇
理论方法论   1661篇
综合类   21036篇
社会学   2717篇
统计学   2429篇
  2024年   214篇
  2023年   763篇
  2022年   832篇
  2021年   982篇
  2020年   836篇
  2019年   900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729篇
  2016年   952篇
  2015年   1541篇
  2014年   2730篇
  2013年   2388篇
  2012年   2730篇
  2011年   2954篇
  2010年   2867篇
  2009年   3043篇
  2008年   3466篇
  2007年   2570篇
  2006年   2137篇
  2005年   1820篇
  2004年   1625篇
  2003年   1379篇
  2002年   1199篇
  2001年   1041篇
  2000年   812篇
  1999年   469篇
  1998年   271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谷秀丽 《科学咨询》2003,(10):12-12
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取决于教师,取决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而课程内容是第一要素,是素质教育的承载体,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素质教育催生了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02.
103.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评价体系的探索也越发值得研究。从学生的单一成绩评价向多元化的评价发展是教学评价的根本已形成共识,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也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以体育测量代替体育学习评价。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总结性的考试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4.
当前,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按照村镇人口指标和行政等级指标进行规划和评价,但村镇两级行政单元的人口数量和经济体量过小,难以支撑自洽运作的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在整个县域对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而县域尺度较大、人口密度较低,不适用城市生活圈的理论与方法。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基于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的基本原理,以行政单元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实体,运用知识推理技术建立空间邻近关系、空间归属关系、功能管辖关系、功能替代关系和兼容配置关系,形成县域公共服务体系的知识图谱网络,并构建村镇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从整体关联的视角能够较为系统地研究村镇公共服务体系,进而指导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05.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的关键路径,目前存在两大核心问题:如何评价走廊的空间特征、如何高效优化走廊保护与发展的路径。通过走廊建设评价应对文化旅游资源与空间建设效率问题则是一种新思路,在厘清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相关研究的历史脉络、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构建走廊建设评价模型,综合熵值法、空间可视化分析等对走廊内44个市县进行评价并归纳其空间特征。最终从双城都市、山城军事、浅丘农工商、峡江生态、汉苗土家民族五大文化出发,围绕巴蜀文化共同主题和关键区域,浅析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保护与发展的路径,完善巴蜀文化建设数据支撑与方法依托,丰富成渝市县文化旅游走廊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06.
列维纳斯的“他者性”伦理认为,“他者”具有绝对的差异性,我与他者是非对称的伦理关系,自我是“为他”的责任主体。在“他者性”伦理视野下,师德失范主要表征为沉迷私利偏离育人本位、自甘沉沦以致陷入平庸、规制方案催生伪善行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师生关系异化,即异化为“占有-被占有”的物我关系以及“认识-被认识”的同一关系。以他者性伦理思想为参照,除了构建师德外铄友好环境之外,教师自身也要从认识主体变为伦理主体,锤炼责任和爱的伦理品质,培养自律自强的精神之欲。  相似文献   
107.
108.
刘京希  Zhu Yuan 《孔学堂》2022,(1):28-37+130-139
普遍人性及由此所推展而来的不同人性观,是人类社会诸般制度赖以演进与建构的出发点。故而,人性及相应的人性观,对于人类社会的多样态制度演进或设计,无疑具有形上本源性意义和规训作用。既往,“性善论”和“性恶论”牢牢占据人性观的两大制高点,因此,一直以来,涉及“性善论”和“性恶论”两大人性观及各自与制度演进或建构的内在逻辑关系,中外学界用力甚笃。实则,人性并非“性善”和“性恶”之间简单机械的对极性存在,而是复杂多元的结构性实存。在此复杂多元结构体系之中,“性本私”和相应的“性私论”人性观,更加趋近于人性的本真或本质,由此而引申出的人性的自利属性与制度演进或建构之间的内在关联,大有进一步深入讨论和开掘的余地。  相似文献   
109.
网络文学凭借媒体技术的平权特质,实现话语实践权力的主体最大化。网络文学话语实践因其主体通胀,带来话语文学经典性贬值。青年大学生是网络文学话语实践的主力,数字乌托邦为其自由意志的时代伸张提供场域,也为其价值观念的正向形成埋下积弊。网络文学话语实践良莠不齐,需要在技术间性、主体间性、文化间性三个层面开辟创新路径,实现网络文学话语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的主流引渡。  相似文献   
11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是促进学生思想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有效保障。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其对教育的质量所发挥的影响作用不容小觑,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可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成效。文章围绕系统思维角度下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展开研究,在对评价体系的建构意义作出深入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当前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最后对评价体系的建构方法进行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