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5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270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526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一代领导集体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并通过新常态透视中国宏观政策未来的选择,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更是对未来中长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前瞻性规划。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一文中,更加详细地阐明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诸多要点。我们认为,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向新的思维、新的方向转型,这其中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我们去发现,新的经济发展红利需要我们去梳理,新的发展特征需要我们去总结。总之,经济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必然要求我们从经济发展的各个角度、各个领域来进行解读和阐释。鉴于经济新常态对整个经济社会的重要意义,我刊特开设《中国经济新常态研究》专栏,邀请学界专家学者对经济新常态涉及的不同内容进行总结与理论阐释。我们期望通过专栏的开设,为研究经济新常态特征提供一个学术阵地,从而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也期望广大专家学者就经济新常态的相关研究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从三个角度论述方志史学的价值,即方志史学是史学微观化的研究、方志史学推动地方经济建设、方志史学促进地方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3.
在光亮的自由、民主、博爱的面具底下,资产阶级精妙的社会惩罚开始从司法机制上转向一种无形的"没有肉身的"实在,即人的灵魂存在。在以认知为控制和支配力量的隐性权力线之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构了有史以来最精巧存在构式的微观权力物理学,在资产阶级新型的处罚中,没有痛苦、没有感觉的暴力成为统治和支配的构式核心,由此生成人类文明中第一座现代灵魂的监狱。  相似文献   
54.
陈志刚  黄建安 《浙江社会科学》2015,(1):93-99,159,160
微观权力的分析是福柯打破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努力,拓展了现代性批判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补充了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使我们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对现代性的黑暗、矛盾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整体上说,福柯的权力概念过于泛化,而且只有与马克思的资本概念联系起来理解才能避免抽象化。福柯所倡导的微观政治、生存美学忽视了宏观权力在当代社会的统摄作用,它所表达的不过是西方国家在马克思所主张的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希望情况下的一种抗争。  相似文献   
55.
在转型中国,当工人提出工资增长等诉求时,场景中个体行动似乎正在消逝,取而代之是大量的集体行动。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这种行动的产生?在从个体行动到集体行动的过程中,其动员的中观和微观机制是什么?通过研究发现,社会结构变化、怨恨集聚、共同命运和宿舍空间是工人集体行动几个主要变量,其线性序列构成工人集体行动动员机制。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4000美元,由于社会日渐断裂,从而为工人集体行动提供了机遇;生活中的怨恨集聚为其动员提供了情感动因;集体命运在组织缺失下为集体认同动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宿舍等公共空间为工人集体行动动员提供了独特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6.
车广吉 《兰州学刊》2012,(7):127-131
在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政府建立了城镇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计划。鉴于具有相当规模和多样性,医疗制度改革面临许多挑战。文章重要分析和评估改革医疗费用对个人的医疗保健福利和他们的经济负担。本研究调查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文章从中国昆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创建一个静态微观模拟模型,预测和评估的医疗保险政策。该模型考察的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储蓄帐户的余额。在模型中,超过2005年至2009年行政数据被用来作为微观模拟的基本数据集。与2010年开始每年,该模型预测到2014年的医疗服务费用和五年的医疗保险政策的设置。本研究旨在推进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理解和影响,并协助在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57.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20周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9周年,社会各界对村组法修改的呼声很高。从宏观层面分析认为对村组法进行“中改”最为适宜;从微观层面分析认为修改村组法重点是要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保障,特别是要完善罢免制度、加大对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立法力度。  相似文献   
58.
王雪媛  邬晓霞 《城市》2022,(5):15-27
城市群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紧密的经济联系有助于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从微观企业角度进行研究,有利于明晰城市群内实际经济联系情况。根据2000年、 2010年和2019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4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行业资本互投数据,基于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东部三大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部三大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均不断增强。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为核心,京津“双城”互动趋势显著;长三角城市群的多中心发展趋势显著;珠三角城市群呈现以广州和深圳为双核心的发展趋势。未来,应持续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增强京津“双城”协作,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巩固长三角城市群多中心发展格局,优化核心城市与边缘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广州和深圳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核心城市间的分工协作。  相似文献   
59.
张长江  卢山 《领导科学》2012,(36):44-45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竞争性选拔打破了长期以来干部选任理念和方式的单一化、封闭性倾向,以"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鲜明导向,实现了选人用人从笼统主观化决定向精细客观化运作的重大转型.当前,竞争性选拔的制度优势和实践成效已经得到认可,调查显示,竞争性选拔方式被干部群众评为最有成效的改革举措.从宏观层面来看,竞争性选拔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选人用人制度逐步优化的理性尝试;从微观层面来看,这种理性尝试转化为客观成效必须借助于干部选任过程中的精细化操作.在推进竞争性选拔不断科学化的进程中,需要深入探索的关键问题,即在于如何在宏微之际的视角交替中实现竞争性选拔目标方向与方法路径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0.
背景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市场的进口商大多削减了采购,导致我国家电出口遭遇"严冬"。鉴于国际市场疲软,国家和企业把目光转向国内。我国有8.7亿农民、2亿多户,这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据国家统计局推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