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5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270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526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吴素霞 《理论界》2005,(5):215-216
文章从资产证券化的使用条件出发,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我国进行资产证券化的难点,得出了在现阶段资产证券化还不是商业银行急于进行的事情的结论。  相似文献   
92.
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微观基础的转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改革以来的经济波动情况看,中国转轨时期经济的波动性逐步减小,稳定性增强,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硬化和稀缺资源在国有与非国有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为主要内容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化进程,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在削弱转轨型波动的同时使成熟的市场经济波动逐步表现出来,因此在目前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中,宏观调控当局既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又要转变调控方式,以适应以生产过剩为内容的市场经济的周期波动。  相似文献   
93.
作者从民族学资源污染现象谈到民族人文资源危机,进而在无文字基诺族人文遗产的救护中创用了濒危人文微观法,并举例论证了异于文明时代喜庆型诞礼的神秘型诞礼的存在。基诺族原生神秘型诞礼具有鲜明的人文个性,也是对人类文明共性的一种丰富。  相似文献   
94.
任远 《人文杂志》2005,(6):76-79
本文简要评价了入世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分析了中资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可能引发的保护与反保护摩擦,进而从微观金融的层面探讨了中国金融整合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5.
从聚集经济利益谈我国城乡经济发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本质是获取聚集经济利益。聚集经济利益分为两个层次,聚集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其外部性利益、规模经济和分工与专业化利益;聚集经济的效应表现为知识溢出效应、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应、竞争效应等。从聚集经济的利益看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中,创造获取规模经济利益和专业化利益的条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合理布局,努力扩大正的外部性利益,是解决城市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
聊城大学商学院吴连霞博士撰著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研究》一书2012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深化变革的背景下,梳理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便于从微观视角观察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主体的行为及作用机制,并可为控制养老保险制度向预定目标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共计九章内容。  相似文献   
97.
人类系统的整体性彰显其基本单元与结构为国家及其关系;区别于国家层次的社会基本矛盾结构,可将国家关系结构视为人类系统的宏观结构。体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生产既是国家亦是国家关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前提,由此成为人类系统形成与演变的微观基础。人类系统纵横向统一发展的微观基础与宏观结构的提出是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98.
社会工作的双重聚焦对应的是微观与宏观两个传统取向,但是在美国,宏观社会工作正在逐渐失去其原有的专业地位,沦为边缘化的实践和领域。现有文献就宏观社会工作何以边缘化提出了四种归因论,即“政治偏好论”“市场驱动论”“文化影响论”“科学追求论”,这些讨论相对孤立、碎片化,缺乏历时性、过程性和统合性的思考。关联的职业生态这一理论视角以过程论为基础,强调职业作为一个生态,关键在于其管辖权的控制,同时也受到相邻生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宏观社会工作的式微提供新的解释。在该理论看来,宏观社会工作的边缘化一方面与社会工作专业内部职业管辖权的抽象理论体系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深受与之关联的政治生态、市场生态以及其他专业生态的影响。因此,辨识美国宏观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和现实困境,对于审视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互联网P2P技术尤其是目前嫁接云计算的应用,使网络意识形态在内容、形式和具体的传达方式上都表现出更多的复杂多元性.中国要防止其他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入侵,除了政府管控外,还必须努力提升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自身在互联网的吸引力和自觉认同力,即必须努力契合互联网技术特质,完善和创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注重虚拟网络中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现实社会的有机契合,增强网络媒介下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其他意识形态的对话意识,在全球化、多样性的网络意识形态生存和竞争中,努力争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在互联网的信息制胜权.  相似文献   
100.
微观经济法和民法作为规制市场交易和经济运行的互补互动的重要法律部门,是社会主义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考察存在多个视角,而选取产生基础、调整对象、互动交融为切入点,能够充分揭示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