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31篇
劳动科学   38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44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436篇
理论方法论   198篇
综合类   1381篇
社会学   377篇
统计学   11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德国经济思想史上,国家的作用一直是受到德国经济学家的重视和强调的.这对德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也产生过不好的影响.为什么德国经济思想如此倾向于国家的作用呢?本文从德国的传统思想、德国经济学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反思、经济发展状况、制度缺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它对德国发展的影响,并思考了它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2.
未竟的工业化--对拉美国家工业化进程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研究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状况,必须着重考察其工业化的进程。可以说20世纪30年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启动,促成了拉美国家工业资产阶级和产业工人队伍的出现,也推动了社会的初步转型。这一工业化模式在拉美的出现,得益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萧条引发的危机与部分拉美国家启动自主工业化的条件基本具备这两个因素的结合,拉美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延续到1982年结束,其经历表明,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受到国内市场规模和外贸失衡两大因素的制约,拉美国家在1973年之后纷纷走上“负债增长”之路,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标志着进口替代工业化的终结,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外向工业化”模式。拉美国家1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表明,造成工业化进程曲折和反复的根本原因是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即发展模式在“内向”和“外向”之间的来回摆动。  相似文献   
23.
美、德两国都先后通过教育法案来促进和保障国家终身教育的开展,并利用公立和私立院校为民众提供多样的终身教育服务;两国终身教育体系在资金来源、办学机构、管理等及对终身教育概念的理解等方面又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4.
利用CEPII等数据库20062014年中国制造业和进口中间品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匹配得分双重差分法(PSM-DID)从逆全球化视角实证分析了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中国制造业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逆全球化对中国制造业质量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降低了高质量进口中间品对中国制造业质量的影响作用;通过行业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本渠道,高质量进口中间品对中国制造业质量的影响作用明显减弱,研发对制造业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口中间品规模、行业规模、人力资本数量则对制造业质量产生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5.
26.
石杰琳 《决策探索》2005,(12):28-29
战后几十年来,每当日本国内出现了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言论,或是发生了历史教科书事件、内阁官员参拜靖国神社时,人们总要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日本对待战争历史的态度为何与德国不同?众所周知,德、日两国同是半个多世纪前那场战争的发动者和战败国,都被战争打得一败涂地,都被异国占领,又都“在一片瓦砾中重建了自己的国家,并创造了经济奇迹,被人们称作“两个战败国的崛起”。但是,德、日两国的历史观却大相径庭。德国人在战后全面和深刻地反省了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做出了很多努力勇敢地面对“最深的耻辱”,  相似文献   
27.
对于国际粮价波动的冲击,我国粮食生产呈现出较缓慢的正向响应,粮食进口则表现为从负向响应转为正向响应,并逐渐收敛趋于平稳;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动具有推动作用,对进口量的变动具有较大贡献;长期来看,我国粮食进口量对生产变动的贡献率较大,而生产对进口量变动的贡献率较小。因此,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深入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提升粮食增产潜力以及促进粮食产业链协同发展将成为稳定中国粮食供给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8.
德国社会形成了对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加以培养的共识。高校通过一体化和附加式两种模式开发大学生可雇佣能力,政府、企业、学生、社会共同参与其中,形成了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与就业服务的责任共担机制,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德国大学生顺利就业。借鉴德国高校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实践经验,有助于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大学生可雇佣能力,促进其就业。  相似文献   
29.
基于美国2000年1月至2016年2月的进口数据,运用受约束的区分来源的AIDS模型估计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主要进口来源国浓缩苹果汁在美国市场的需求弹性,据此评估美国市场的产品需求特征并为我国提出相应的竞争策略。结果表明,美国浓缩苹果汁与苹果的进口市场具有不可分性;且美国市场对各国浓缩苹果汁和苹果的进口需求具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美国市场对我国浓缩苹果汁的进口需求对总支出富有弹性,同时对自身价格缺乏弹性;在美国进口市场,我国浓缩苹果汁价格对来自阿根廷等国的浓缩苹果汁进口量有较大的影响,但采取低价竞争的方式虽然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也会使我国损失巨大利润,最优的竞争策略应是以更优质的产品获取更高的价格和利润率。  相似文献   
30.
罗盘 《理论界》2014,(2):116-120
本文试图就1929-1933年间魏玛德国各阶层的国民心态分别进行描述和分析,以便揭示国民心态对德国民众支持纳粹党上台执政之间的关系。受到历史环境、时代精神、自身社会阶层和政治宣传等因素影响的魏玛德国晚期社会各阶层的国民心态可谓是纷繁复杂,其中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差异存在。但是总体上社会各阶层的各种国民心态都在不同程度上促使德国民众在选举中选择支持纳粹党和认可纳粹党上台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