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29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从动笔前“没有计划”、写作的“忘我”状态和情感的燃烧奔泻三个层面上,结合巴金的言论和创作实践对他的创作心境加以考察,试图立体全方位地揭示巴金写作时的心态。  相似文献   
82.
图书与审美接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春霞 《南都学坛》2002,22(5):123-124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曾经说过:“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他认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通过读者体验才最终实现。因此,图书能够实现其价值,也必须通过读者的审美接受来实现,所以,关注读者,了解读者对于出版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每一本图书来说,审美接受发生于读者对作品的认识和了解,是读者在特定阅读经验期待的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动机的支配下,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响下展开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相似文献   
83.
绝顶之选     
一位智者与一位禅师相约爬山,他俩从清晨开始攀登,花了大半天时间才登上高耸入云的山顶。站在山顶,智者望着山清水秀的风景,感慨万千地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现在切实感觉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心境了。"禅师说:"老弟,你就永远留在这里吧,我可要悠然下山去了,到山下去享受自己美好的生活。"智者问:"兄长,你这是什么意思?"禅师说:"人生在世,奋发向上是每个人美好追求的动力,但是人  相似文献   
84.
胡少春 《老友》2009,(11):26-26
前些年,参观吉安文天祥纪念馆时看到这样两句古诗:"时危且作将,事定复为僧。"今天,当我也步入无法抗拒的退休生活的时候,细细品味它的真谛,猛然产生一种醍醐灌顶的  相似文献   
85.
何春梅 《科学咨询》2009,(22):22-22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广大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求变、求新、求异,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但是,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剖析小学数学常态课堂,我们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方面还有待于不断的探索,寻找出最佳的教学方法来。  相似文献   
86.
王维不仅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也深受佛禅思想的影响。他以禅诵和游乐山水来摆脱恶浊的政治,保持心灵的澄静。又以澄净的心灵去体悟自然,从而创作了优秀的山水田园诗。佛禅对王维山水诗创作的贡献首先在于培养了诗人一种安详的心境。其次,是开启了山水诗寓有禅意的新境界。再次,王维的一些山水田园诗,还常常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意趣和"随缘任运"的思想,这无疑也与佛禅思想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从心理学与生理学的角度浅析了人体情绪的产生与自我调节机制的关系。探索了如何通过自我调控与调节,形成良好的心态,达到健康与长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8.
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仕伦 《天府新论》2010,(5):145-149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移情说美学体系,但存在着不少对审美移情现象进行探究的理论。作为汉语母语中的"移情",其概念具有不确定性,一是指改变性情以向善,这个意思又作"移情性";二是指情谊的改变;三是指心境的变化。前两个概念与心理学上的移情较为相似,指称"心境变化"的"移情"则与西方审美中的移情作用比较接近。与西方美学相比,中国古代审美移情更看重自然对自我生命情感的影响以及自我与自然的交流。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成熟于魏晋时期,魏晋玄学在这个成熟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王弼"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的说法为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89.
《南都学坛》2015,(4):42-46
谢榛受佛道二家思想影响较深。佛教心境表现为佛法在心不在形,贵心冥会合的顿悟;执念凡尘的复杂悲感;浅俗忧怨的禅境。道家心境表现为对中国社会历史与生活的体味;对人世苦痛的应对方法;疏慵懒拙的养生之道。相较于佛教思想的浅俗不彻底,自然养真的道家心境却更深地影响着他的思想、创作与诗学理论,形成诗风自然任真的一面,亦其力图在"真诗"层面圆融古体近体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90.
学术期刊编辑的文化心境是指编辑自身基于文化人身份认同的一种微弱、平静而又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此状态在当前学术生态中日趋边缘化,使得编辑职业面临意义性减弱问题,进而影响编辑文化心境变化。鉴于此,通过审视编辑文化心境变动,关注学术期刊编辑文化心境现有困境,并根据编辑自身与所属单位及社会两个"养"与"护"主体的有意识行为,加强编辑文化心境养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