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7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43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55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532篇
理论方法论   97篇
综合类   1127篇
社会学   269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张谷英村落体系空间结构历史变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兵 《云梦学刊》2008,29(2):91-93
对张谷英村落体系的空间结构变迁过程进行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利用张谷英村落遗产价值.根据实地调研与张氏族谱资料,我们发现张谷英村落发展变迁历程可分为村落肇始、龙形村落阶段、双核心村落体系阶段等三个阶段;元明清之际的人口迁移、历史时期张谷英村落地理环境、内化的宗族观念与风水思想等是张谷英村落体系变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的着力点在于张谷英村落的人地关系,在传统农耕时代的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宗族组织起来的人,即张氏宗族:"地"即为张氏宗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土地的占有与利用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焦点,传统农耕时期的村落活动半径决定张谷英村落必然由集中走向分散.最终形成双核心村落体系.  相似文献   
112.
心和性是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中一对最核心的范畴,对心与性及心性关系的深入分析构成了罗钦顺哲学的心性观.罗钦顺在其积几十年之心力反复推敲潜玩而成的主要哲学著作<困知记>中开宗明义说的就是心、性关系,心性观是其整个哲学逻辑结构的思维重心和论证主题.罗钦顺的心性观继承和发扬了程朱理学,在禅学泛滥、心学崛起的明代中叶首开批驳阳明心学和禅宗佛学之先河.  相似文献   
113.
德育是学校重要的教育活动,教师活动的潜在动力是"爱与奉献","让教育充满了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点.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是教师主体对学生主体实施德育影响的过程,"爱与奉献"教育理念中蕴含着巨大德育效能.  相似文献   
114.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此前部分国人担心因此出现出口受阻,而部分西方国家期望借此恢复贸易平衡.事隔两年,中国依然增长迅速,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迅猛.文章从微观角度从11个方面对于人民币升值后持续顺差背后的原因作了全方位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5.
程朱理学向陆王心学转变的实质是"理本论"向"心本论"过渡,陆王心学向王艮"尊身论"转变的实质是"心本论"向"身本论"过渡.王艮主张以"身"为本,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身"可以合而为一.符合人欲的活动内含着天然自有之理,体现着天然自有之理的作用.这样,只要是人的天性所固有.都是值得肯定的.这一推论无疑为"性理"问题的进一步阐释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为泰州学派日后思想启蒙的进一步深化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16.
《性自命出》是思孟学派的重要文献。它与《中庸》一起最早提出性命合一的天人合一之学。其以气说性虽非其独有,但以情说性却是其最大特色。其以生说性,则揭示了儒学的根本特征,影响了整个儒学的发展。其性之善恶说,实是性善论的初期形态,且已明确提出"性善"说。性的实质内容是情,而情是情感。论者常以情为"实"义,其"实"义亦是指情,即实情。因此,它从正面高度评价了情的地位与作用。其情感说已成为儒家礼乐文化理论基础。它提出心有志有思,由思而定其志,实现其性,已具有主体思想的基本特征。《性自命出》的作者,有三种可能,子思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17.
一、“金土地工程”目标完成情况 2007年计划的7个项目已全面竣工,并通过省土地整理中心组织验收。7个项目共计整理土地9.17万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万亩的183%;新增耕地1.17万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0.5万亩的234%;建成高标准农田5.86万亩,  相似文献   
118.
习大大教师节寄语广大教师2014年9月1日,恰逢第30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习近  相似文献   
119.
陈来 《江海学刊》2015,(3):11-20
"天地之心"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复卦的彖辞"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礼记》礼运篇也有"人者天地之心也"一语。汉代董仲舒说"仁,天心",这是汉代儒学宇宙论的重大发展。北宋程颐反对"静见天地之心"的说法,主张"动见天地之心",邵雍之子邵伯温认为天地之心不可以非动非静,动静之几为天地心。南宋朱子把天地之心作为仁说的基础,但这并不是简单回到董仲舒,而是把北宋儒学对《周易》的讨论中天地以生物为心的思想与"仁"联系起来,用仁去规定易学讨论中的天地之心,使仁获得了本体论的意义。明代王阳明把"人者天地之心"当作万物一体思想的一种说法,由于他过于关注心,相对忽视了仁,所以他对天地之心的阐发,只是着重于心之灵明。罗近溪以生生之机为天心,但是他没有把这看作是仁体的大用。  相似文献   
120.
《江西社会科学》2015,(5):112-115
光,是自然表象;觉,是行为活动;心觉,是心理活动。语言存在"心觉是光"的概念化事实。基于体验哲学理论,光符与觉符暗藏体验性关联。由于人类体验与心理的联觉通感,光概念向心觉概念发生投射,获得心觉喻义;"觉"因为与"光"源从相同体验而转获心觉语义。语言中其他一些概念,凭借与光概念的某种相似经范畴化归入光域,沿袭光→心觉的进化轨迹,同样传承心觉意蕴。这就是心觉隐喻的认知机理,它揭示了认知作用语言的体验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