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605篇 |
免费 | 605篇 |
国内免费 | 42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381篇 |
劳动科学 | 524篇 |
民族学 | 622篇 |
人才学 | 2082篇 |
人口学 | 79篇 |
丛书文集 | 12470篇 |
理论方法论 | 2032篇 |
综合类 | 24457篇 |
社会学 | 4699篇 |
统计学 | 29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484篇 |
2023年 | 904篇 |
2022年 | 884篇 |
2021年 | 1471篇 |
2020年 | 1050篇 |
2019年 | 1693篇 |
2018年 | 476篇 |
2017年 | 868篇 |
2016年 | 1034篇 |
2015年 | 1589篇 |
2014年 | 3459篇 |
2013年 | 3102篇 |
2012年 | 3016篇 |
2011年 | 3377篇 |
2010年 | 3185篇 |
2009年 | 3586篇 |
2008年 | 3862篇 |
2007年 | 2920篇 |
2006年 | 2535篇 |
2005年 | 2487篇 |
2004年 | 2252篇 |
2003年 | 2093篇 |
2002年 | 1950篇 |
2001年 | 1968篇 |
2000年 | 1425篇 |
1999年 | 619篇 |
1998年 | 316篇 |
1997年 | 261篇 |
1996年 | 220篇 |
1995年 | 137篇 |
1994年 | 126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西方政制设计的若干基本预设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政制设计是以若干基本预设为前提的,主要包括人性趋恶、权力膨胀、理性短缺、国家邪恶等.正是基于这些并非乐观的思想理念,西方政制设计构建了权力制衡、代议民主、宪政、政治竞争的制度框架,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理想化的政制设计陷阱.这对研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我国政治学发展无疑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92.
对名作经典进行改编,已经成为近几年影视创作的突出现象.这既是为了借助原作的高起点,也是为了改编后的影响力.但改编有多种动因和条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泛滥的改编隐藏着创作的危机,它折射出原创的贫乏.如何实现名作改编的效力是需要理性分析和认真对待的.名作改编的正确途径应该是在思想内涵与艺术统一基础上的遵守原著的形态改编和实现时代新解的"改编".改编而忽略原创不是操作的正途,影视创作的正途是创造出大量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原创作品. 相似文献
993.
994.
清末民初伦理道德历史嬗变虽涉及面甚广,但主要体现为道德救世与伦理重构.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嬗变源于诸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晚清严峻社会现实的强烈呼唤、传统文化活力的自然外现、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东方近邻日本的刺激与启示、中外近代文化交流逐步深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995.
神话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的根脉所在,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为民族凝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强基石.中国神话具有强烈的终极意识,其中盘古开天神话思考了.宇宙起源"问题,女娲神话解答了"人类起源"问题,伏羲神话则解答了"中国哲学思想起源"的终极问题. 相似文献
996.
从全局性、深层次与战略发展的角度看,最能代表中国改革开放实绩的是城市、"大都市"与"城市群".整齐划一的计划经济模式与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影响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两个最关键的因素.中国城市的改革开放可相应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恢复、起跑与积累阶段.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相适应,以"城镇"与"小城市"发展为主体的"城市化进程"是其标志与主要成果;二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以"大都市"与"城市群"为核心的"都市化进程"构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从"城市化"到"都市化"的飞跃.是中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结果.对于中国的"大都市"与"城市群"而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育不足和发展不全面.如何超越粗俗的欲望与低级的物质享乐,防止在未来发展中走向"罗马化",是中国都市化进程面临的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与光荣的使命. 相似文献
997.
从《江泽民文选》可以清晰地看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上经历了酝酿(1989年6月-2000年1月)、提出并走向戍熟(2000年2月-2001年7月)和丰富发展(2001年8月-2002年11月)这样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阶段。 相似文献
998.
个体理性与公共生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家所说的理性,在本质上是个体理性.理性是有关公民个人道德能力的前提假定.在近代以来的自由主义思想传统中,有关公民个人权利与自由的论证,完全依赖于个人是理性自律的道德主体这一假定.公共理性在本质上是公民个体理性正当运用的结果,并不是在个体理性之外存在着一个公共理性.公共生活的目的不是使公共利益或者公共善实现最大化,而是使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得到合理满足.优良的社会生活有赖于每个公民的道德努力. 相似文献
999.
劳动关系"合约论"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合约论"的理论基点在于站在人本主义立场,维护劳动者尊严和人格,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作出科学的重新定位."合约论"赋予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雇主)在市场交易中平等地位和自主产权交易关系.通过建立劳动力产权概念,实事求是地界定劳动者的市场交易关系,使其成为自身利益的产权主体."合约论"把"以人为本"理念与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思想认识上走出了"主人翁论""联合劳动论""商品论"等理论误区,从而回归科学的认识领域.为了使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合约"精神得到广泛体现,需要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工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在实践中进行制度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000.
隐性课程及其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课程是一重要的课程类型,与正规课程教育相辅相成,是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隐性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影响,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思想道德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掌握、利用好隐性课程,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