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6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65篇
社会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71.
康德所提出的“根本恶”概念,实际上涉及个体在其自由决意(die Willkür)的准则上根本性地倒置了自爱原则与道德原则之间的关系,而作为这一概念所引发的伦理效应,人的道德改善在康德看来也就相应地体现为恢复道德原则相对于自爱原则的优先性与纯粹性。然而,在弗洛伊德对恶的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拉康对于康德构想和探讨“根本恶”问题的基本进路进行了彻底反思。通过深入揭示自爱原则与道德原则在康德学说中未被探明的潜在问题与复杂勾连,尤其是道德原则本身可能存在的形式主义缺陷,拉康指明了康德及其道德哲学传统在处理相关问题上的困境,从而也为确立一种有可能克服这一困境的非道德的伦理原则即“欲望原则”提供了合理性说明。  相似文献   
172.
“徐凝恶诗”这一文学概念在日本五山文学后期被当时的文笔僧们所继承,并成为五山文学创作的一个常见题材。当时的代表作家景徐周麟在对这一文学典故进行吸收的同时,也赋予其独特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73.
伏尔泰哲理小说的哲学寓意,是要阐发世界的因果律、社会的目的性,以及人类能够认识世界的因果律、实现社会的目的性。为此,伏尔泰的哲理小说需要说明世界的因果律体现为自然法则,社会的目的性体现为历史规律,它们都具有不以人的主观善良意愿为转移的必然性,其中包含着善与恶的复杂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显现了人类抽象思维与具体实践的复杂辩证关系,决定了人类社会历史从低级往高级的螺旋式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74.
19世纪至20世纪的美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继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之后的西进运动、1861年的美国内战、1929年的经济危机,这些事件使美国开拓了西部的大片土地,使其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同时使当时社会的民众陷入了贫困的深渊,弱肉强食的社会一步步地摧残着人们心中那纯净自然的美德。而此时的美国文学界也逐渐地从浪漫主义时期过渡到了现实主义时期。欧·亨利和约翰·斯坦贝克作为美国当时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分别在其著作《二十年后》和《人鼠之间》中,通过两对朋友之间的友谊来描述人性中的美,同时透过作品中主人公最后不幸的命运来抨击当时美国社会的冷酷与险恶。  相似文献   
175.
176.
孔子“德治”思想的基础是“以民为本”。他认为 ,民众乃一国之本。要“为政以德” ,必须以民为本。要以民为本 ,必须“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这样才能使“民信之”。  相似文献   
177.
环境正义的分配、矫正与承认及其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正义问题中存在着三个基本环节:分配的正义、矫正的正义与承认的正义。分配正义作为程序性正义,以市场经济与公共决策的方式对环境恶物与善物进行分配。矫正正义是对分配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恶物的不公平分配及其可能的风险与伤害进行矫正,包括对基本权利的保障、对风险与伤害的补偿、对应负责任者的惩罚。承认正义的道德价值在于尊严与尊重,是对基本权利与价值的承认,在对不公平带来的风险与伤害进行矫正之外,还需对他们的付出与牺牲表示肯定与感激,具有实现正义的救济甚至救赎功能。  相似文献   
178.
超超的长篇小说《小雪》在主题开掘、人物塑造及结构艺术等方面,对萌芽期的新文学长篇小说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小说选择以如何做合格的父母、如何构建现代人生的人学立场作为主题,这些发见仅在当时就已显出深度,相应力度自是不弱,并且超越时代至今仍意义不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小说刻画了新文学史上第一个抑郁型的儿童形象、第一个"恶母"形象;在结构上,小说情节紧凑自然,故事有始有终,布局匀称合理,结构井然有序,其形式虽似短制,颇同长篇,堪称新文学萌芽期(1922-1926)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79.
随着近年来家庭暴力现象愈演愈烈,抗击家庭暴力引发犯罪的现象也是频频发生。然而由于抗击家庭暴力引发的犯罪在某些方面又有其特殊的原因,因此不能与普通的同类犯罪在量刑问题上“一视同仁”。本文从分析抗击家庭暴力引发犯罪的原因入手,用期待可能性视角分析了抗击家庭暴力引发犯罪的可恕性,从而以此为基调希望刑法界在量刑程度上可以适当减轻,以体现罪刑责相适应的刑法原则。  相似文献   
180.
白居易的《长恨歌》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而《长恨歌》中的"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历来受到人们的种种猜测和质疑,更有历代的作家学者对其作出种种不同的解释。有的解释说是为尊者讳,有的解释说是为了"集中文字于主题",有的解释说是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等等。从解释学的角度看,时间越往现代社会推移,解释者越会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对这句诗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