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7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8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01篇
理论方法论   146篇
综合类   2058篇
社会学   23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喜剧因素与悲剧因素的互渗——铁凝小说的风格特征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喜剧因素的互渗是铁凝小说的风格特征之一。这与铁凝对幽默的独特理解有密切关系。她主要通过反讽和荒诞手法制造喜剧性效果,但在喜剧的背后却渗透着强烈的悲剧性。因此,喜剧品格和悲剧精神在铁凝小说中实现了统一。这包含了铁凝对生活本质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标志着铁凝对喜剧观念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2.
一定意义上,美学的展开就是审美范畴的展开.在基于还原论的传统美学的视野中,悲范畴是一个存在论意义上的概念或类型,强调以合理的分割和严格的区分来实现对悲的诠释.在复杂性视野下,悲范畴由构成转向生成,从存在走向演化."悲"不再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构成现象,而是诸要素间复杂交织与相互作用导致审美体验经层次跨越后的涌现.文章认为,复杂性视野应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引入美学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53.
《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描写贵族男女冲破世俗观念和封建礼教,并争取自由恋爱的催人泪下的浪漫悲剧,但折射出中西方在思想意识领域悲剧审美情趣的差异。本文就这两部剧作所展示的中西方悲剧心理作对比阐述。  相似文献   
54.
现代审美经验与现代悲剧的形成和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内在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关于悲剧的思考根本上源自对现代性问题的理论反思。欧洲1848年革命之后,马克思与恩格斯站在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高度提出审美现代性的理论问题,将悲剧扩展成一个与社会、历史、革命密切相关的广义文化范畴,在此基础上,现代悲剧的理论困难并不在于如何复兴古典悲剧艺术或悲剧理论,而是如何以一种新的理论姿态对现代悲剧经验予以可能性的理论阐释,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在异化的世界中重塑主体内在的精神信仰,这种信仰既根植于历史,又超越历史,基于人性内在的深沉力量,在现实生活中则转化为一种外在的革命冲动,从而实现对现实的悲剧性超越。  相似文献   
55.
王梵志的诗体现出了奥斯卡·王尔德眼中的生活悲剧——毫无美感的,甚至是丑陋、鄙俗的人事。爱情永恒是人类的强烈愿望,人的这个本质力量幻灭在了他的诗中。王梵志用"消长"来解释个人乃至全人类的命运悲剧,相比古希腊人停留于命运表面上的悲感来说又进了一步。租庸调制和府兵制下社会环境之恶劣、王梵志及其他劳苦大众的遭遇之悲惨、压迫剥削与亲情异化之触目惊心,这些悲剧作家和理论家所认为的社会悲剧也都体现在了他的诗中。现实的污秽和矛盾搅乱了他的三观,造成了他精神上的悲剧,以至于极力呐喊"死亡艺术"来唾弃这个世界,来做些微弱的反抗。  相似文献   
56.
《骆驼祥子》是20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创作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描绘了旧世界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好体面、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都加以毁灭的过程。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并深刻揭示了产生这个悲剧的社会原因,同时展示了作者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57.
作为回族民间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爱情叙事诗,由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长期的传播中赢得了回族及周边各族人民的喜爱。同时,它又以粗犷、直率、沉郁的语言抒发了一种悲壮的感情,令人回味无穷。文章欲以在西北农村广泛传唱的“花儿”体叙事长诗《马五哥与尕豆妹》为例,试图利用社会人类学的功能理论来尝试性的分析回族爱情叙事诗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58.
从<林中之死>主人翁的悲惨人生分析由于缺乏爱而造成的家庭及社会的悲剧以及由此所折射出的女性与男性中心意识的社会文化的关系,进而说明,爱是这本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59.
在长篇历史小说《杨度》中,唐浩明塑造的主人公杨度共呈现出四副面孔:书生杨度,政客杨度,禅师杨度,以及三幅面孔的纠结所造就的悲剧杨度;杨度形象的饱满和立体体现了唐浩明作为一个学者的思想深度和作为一个作家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60.
唐浩明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塑造了一位与时代错位的理学名臣与治世能臣形象,谱写了一段风起云涌的奋斗历史,演绎了一出历史宿命与时代背景交织的动人心弦的时代悲剧;其人物生命的奋力撞击,历史风云的本真抒写,则在审美维度之外引发出对传统文化的辛酸回顾、深度考察与全面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