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南都学坛》2015,(4):51-54
田园牧歌与乡土悲歌是现代文学中风格迥异的思乡表现形态,不管是缅怀纯朴淡泊的生活、厚道单纯的灵魂,还是审视落后与恶化的乡村社会生态,都蕴含着现代知识分子最深沉的乡恋情结。作为中国作家执著的文化坚守,思乡情结是传统的民族情感与历时性的思想文化间的碰撞,包含不同地域的文化遗存和现代性的批判与建构。其本质是以故乡为切口揭示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症结,抵御日渐凸显的精神困境和文化僵局;也是作家寻求对家国、民族而言有意义的生存方式的努力。  相似文献   
42.
《雷雨》和《金锁记》都表达了对旧时代女性生活、生存状态的极大关注,描绘了她们的爱与恨,为她们谱写了一曲悲歌,一曲挽歌。而作者曹禺和张爱玲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出身、早慧、敏感,这一切又成就了他们。  相似文献   
43.
辛弃疾以爱国词而畅响南宋文坛.英雄身处亡国之乱世,目睹故土沦陷之悲凉,他日夜忧患苍生、痛惜斯民,虽胸怀爱国之心和匡复之志、身兼沙场之略和经纶之才,却因当权者的昏庸而得不到重用,故时常悲愤交加、饮恨报国无门,英雄只能放歌词坛,唱出自己的悲壮之声和爱国情怀,于是在他的词中处处洋溢着慷慨激昂、悲痛沉郁的英雄气概,这与他早年执戈横槊的戎马生涯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44.
“边缘人”和“零余者”的悲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殷都学刊》2005,(3):94-96
在中国现代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零余者”和“边缘人”形象,他们实际上是“五四”时期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群受着压迫开始觉醒而自身又带点病态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传统文化的血脉、国家落后挨打的现实、异域文化的诱惑冲击交织着生命情感的痛苦,谱写出了这些“边缘人”和“零余者”的命运悲歌。  相似文献   
45.
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问世以来,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特别是他在<边城>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翠翠,这一盈盈动人的形象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但翠翠那古朴的爱情故事却蕴涵着无奈的命运感伤,并唱出一曲异化民族风俗下的爱情悲歌.作家在她身上寄予了对理想人生形式的思索,和湘西现实与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46.
杨子怡 《船山学刊》2008,(4):150-155
苏轼一生经历了数次贬谪,其诗文风格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岭海惠州之贬,其诗文经历了由逐客悲歌之凄婉到以谪为游之旷达的情感之变、由书剑报国到摹水写山及和陶酬友的题材之变。  相似文献   
47.
作为第三代西部小说家中的佼佼者,王新军的创作个性鲜明,风姿多态。在草原牧歌、乡村悲歌与城市挽歌的交响中,较为完整、全面和深刻地体现了千里河西走廊丰富多元的人们的生存样态和精神状况,极大拓展了当代中国西部文学的审美边界和文化色谱。  相似文献   
48.
现代西方人文主义者的生存哲学,以非理性主义和非人道主义打破传统人学的诠释模式,大都主张用一种个体生命的眼光来审视现实人生的被抛于世、限入沉沦以及奋力挣扎而又终归虚无的生存性状,并且诉诸于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神秘直觉,表征了在西方异化社会挤压下孤独个体的荒诞情怀及其终极性的悲剧宿命.这一曲曲生命悲歌,为当代马克思实践生存论探究人的生存命义及其生命律动,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提供了丰富的诠释资源.  相似文献   
49.
林耀国 《领导文萃》2008,(3):105-109
1948年11月14日,笼罩在深秋寒意中的南京城里,无数人又惊又疑地读着当天的《中央日报》,上面以三栏长题刊载了一条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