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3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4篇 |
劳动科学 | 6篇 |
民族学 | 18篇 |
人才学 | 24篇 |
丛书文集 | 414篇 |
理论方法论 | 66篇 |
综合类 | 919篇 |
社会学 | 138篇 |
统计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107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92篇 |
2011年 | 103篇 |
2010年 | 118篇 |
2009年 | 108篇 |
2008年 | 96篇 |
2007年 | 112篇 |
2006年 | 85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82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陶徽希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8-31
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作为古典文学的终点,《狂人日记》作为现代文学的开端,两者之间具有重要的文化承继关系。首先,《红楼梦》伤时骂世,《狂人日记》感时忧国,传承了中国文化的士人精神。其次,《红楼梦》第一次把"情"提高到形而上学的水平,以"女儿"作为理想世界的中心,对传统文化发起天翻地覆的革命;《狂人日记》则弃绝传统文化,渴望以"新文化"战胜"旧文化",把"孩子"看作"新文化"的希望。最后,《红楼梦》与《狂人日记》的主人公徘徊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前者进行精神探索,后者开始勇猛呐喊,孤独与分裂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22.
通情达理可视为中国情理主义道德哲学传统的精神逻辑。在“天—命—性—情—道—教”本体建构中,“性—情”通过通情达理贯通天道和人道:“通情”在己之好恶与他人好恶的理性沟通中形成共同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即“理”。“理”要获得现实性,又需要“达”的实践智慧。“达理”虽呈现为理性形式,但其实际展开中始终以理性和情感的互融为进路。由此,通情达理所展现的精神逻辑为:“理”从“情”出,“情”据“理”而通,“情”通则“理”得,“理”由“情”而“达”,并由此开辟了以克己、爱人和万物一体为核心的中国伦理精神传统。这一传统,为提升人性能力、培育向善的人性情感、促进内在道德与外在伦理有机统一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123.
吴明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5-58
<红楼梦>开篇就宣称此书是"大旨谈情",脂砚斋也在批语中明确指出,<红楼梦>主要是写"情"的,是"一篇尽情文字".<红楼梦>中的"情",主要是指"儿女之情",作者的目的就是"要将儿女之情发泄一二","儿女之情"是"情情"与"情不情"的统一."情情",是指"谁对我有情,我即对谁有情."是对爱情的专一,情之所钟,一往情深;"情不情"是指对所有人和物都付诸真情,是一种博爱精神.<红楼梦>中的"情"又是一种悲情,揭示的是作者"情"的破灭、审美理想幻灭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4.
郭晓东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41-47
程颐的“性即理”说一方面以“理”规定“性”来保证了人性的善,但同时通过性气分设、性情分设的方式,指出气禀在人成德之路上的负面意义,从而为成德之工夫指明了方向。因此,伊川之工夫论,可以在“性即理”这一表述中找到其根据所在。一方面为对治人心中“气”的消极影响,故需“涵养用敬”;另一方面为彰显人性中“理”的一面,故要“格物穷理”、“进学致知”。 相似文献
125.
126.
郑亚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2):133-137
纳兰容若边塞词在词史上是独特的存在,塞外风物与闺中情愫的巧妙结合,边塞题材与婉约词性的完美统一,显示了纳兰容若卓绝的艺术个性。这源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对情的特殊体认。纳兰对情的体认和表述,受晚明重情、任情的文学观念的影响,词中在乎的是情的充分表达,而不注重边塞景物的猎奇性描写。纳兰词把闺情的叙写置于边塞词的核心,把边塞景物作为情感表现的背景,从而在传统的边塞词领域开拓出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27.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74-181
新诗已年届百年,但新诗的文体标准抑或诗性特质仍然没有一致之论;既往的探索虽然丰富多样,但提出的观点大多属于进乎技矣的大道之论,很难将它们落到实处;问题的症结在于诗人的创作、批评家的阐释与读者的欣赏之间出现了话语装置的混乱与错置现象,无法充分揭示新诗艺术及精神的成就与奥秘;就当下而言,我们可以甚至必须从现代汉语言及现代中国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情智双修为轴心,在秉承及转换中外诗艺的基础上,建立起对个人性、公共性、神圣性、世俗性、现代性及后现代性体验都各有探索的新的诗性标准。 相似文献
128.
波哥曼(Albert Borgmann)技术哲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钢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1):8-11
波哥曼是当代美国技术哲学家,他以现象学哲学方法和语言哲学的言语方式对技术现象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他的技术范式理论,他的信息哲学的观点,反映了他的独特的研究范式。以波哥曼的《技术与当代生活的特征:一种哲学追问》和《贴近现实:千年世纪之交的信息本质》两部著作为例探讨他的技术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9.
胡清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1):158-160
曾国藩一生于学问领域用功最多者是诗文,其诗文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曾国藩在<湖南文征序>里精确阐明:"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诸书而传诸世,称吾爱恶悲愉之情而缀辞以达之".他的情是地道的"爱恶悲愉",他的情强调了人的本性.消除了儒家气息.忧国忧民之情、思乡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情渗透于曾氏的诗歌中. 相似文献
130.
杨慧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5):80-83
“效果历史意识”是伽达默尔诠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与历史传统密切相关的意识,强调的是历史与诠释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效果,“诗言志”作为一个诗学命题,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遭遇多种阐释。在诗论的历史的长河中,“诗言志”即闪烁着理性思维的光彩,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融注着中国美学的体验传统。由此,“诗言志”的诗论命题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化意象,解读这一文化意象,对理解当下的美学现象与思潮会有许多启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