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79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22篇
丛书文集   406篇
理论方法论   65篇
综合类   905篇
社会学   132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纳兰容若边塞词在词史上是独特的存在,塞外风物与闺中情愫的巧妙结合,边塞题材与婉约词性的完美统一,显示了纳兰容若卓绝的艺术个性。这源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对情的特殊体认。纳兰对情的体认和表述,受晚明重情、任情的文学观念的影响,词中在乎的是情的充分表达,而不注重边塞景物的猎奇性描写。纳兰词把闺情的叙写置于边塞词的核心,把边塞景物作为情感表现的背景,从而在传统的边塞词领域开拓出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32.
新诗已年届百年,但新诗的文体标准抑或诗性特质仍然没有一致之论;既往的探索虽然丰富多样,但提出的观点大多属于进乎技矣的大道之论,很难将它们落到实处;问题的症结在于诗人的创作、批评家的阐释与读者的欣赏之间出现了话语装置的混乱与错置现象,无法充分揭示新诗艺术及精神的成就与奥秘;就当下而言,我们可以甚至必须从现代汉语言及现代中国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情智双修"为轴心,在秉承及转换中外诗艺的基础上,建立起对个人性、公共性、神圣性、世俗性、现代性及后现代性体验都各有探索的新的诗性标准。  相似文献   
33.
正离攀枝花会战总指挥部不远的云南境内,有一个小集镇名叫仁和镇,三线建设大军开进大山里来之前,是这里最大的一个乡镇。正是这样的一个小镇,由于紧邻着川滇两省的交通要道,因此来往的马帮终年不断。这些马帮为这偏远的大山带来了布匹和食盐,同时也将这里的兽皮与特产运往云南和四川。仁和这条小街在当地也就很有了名气,是当地公社(乡)的所在地,小街上住着不少当地的干部。  相似文献   
34.
祖孙情与趣     
骆昌芹 《当代老年》2014,(12):25-25
我有两个活泼伶俐的小孙女——雯雯、童童。祖孙之情,像鲜嫩的萌芦藤那么清晰透明,若鱼和水那么不可分离。这股亲情开启了我的心锁,增强着我的青春活力,使我的晚年安谧而轻松,甜蜜而富有情趣。  相似文献   
35.
"温李新声"作为晚唐诗坛上以温庭筠、李商隐为代表的绮艳诗风的标示,是那个时代一部分才士心理的典型结晶。它的出现不仅使唐诗的发展回归于"缘情体物"的传统,还将大历以来正式确立的"缘情构景"路线提升到虚拟与象征并用的"因情造景"阶段,对深入开发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心灵熔铸物象有独特的贡献。其"婉曲见意"的表达方法则生成了作品特有的绵密深曲的体性和朦胧隐晦的旨趣,反映于诗歌意象的密实化、意脉的跳脱化和意境的空灵化诸多方面。而其对后世诗歌的深远影响,更在于为诗体艺术向词体艺术的延伸作了先导,体现出古典诗歌意象艺术转型的另一个重要的侧面。  相似文献   
36.
将军的忠诚     
眼泪不是表达爱情的唯一方式,而忠诚是爱情最好的证明。在那一刹那,他被她吸引住了。用中国话说是一见钟情。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困惑:他怎么会爱上她?她是个军人的遗孀,长相更是普普通通,还带着两个孩子。而他是一位威名远扬的将军,英俊潇洒。他的副官感慨地说:"世界上最美丽的少女才配得上将军啊!怎么一个色衰妇人就能把他迷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以女权主义为考察语境,从如何看待龚自珍的风流与浪漫说起,论述了龚自珍的风流与浪漫对《己亥杂诗》的创作甚至造就其为一代伟大诗人起了重要作用。希望这种探讨对龚自珍研究有所启示,能够带来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38.
李土司先世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土族李土司家谱中关于其先世为李晋王的传说加以考证,认为李土司家族传说的晋王即是曾五次出征河湟的西夏晋王察哥,李土司初祖赏哥为晋王察哥子孙,所任之职为西夏齐王遵顼大都督府,出镇鄯州,夏封鄯善王,后世遂误传为元代之事。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从"原欲"、"情本"这一独特视角,对晚明至清中叶江南文学进行梳理与研究.李贽的"童心说"在哲学观念上完成了从"自由人性"到"自然人性"的转变,它对人性的本能欲望进行鼓吹和思辨,成为明清文学思潮中原欲思想发展的理论起点;袁宏道的"性灵说"推崇"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童心说"在诗文领域的贯彻和实践.从叙事文学来看,凌濛初较多地沉溺于市民欲望的描绘,而冯梦龙却试图找寻更高层次的人性解放,他所表达的"情本"是对"原欲"的超越."情本"思想本身可以划分出三个层次冯梦龙的"三言"处于纠缠于性欲的较低层次;汤显祖的<牡丹亭>对于"情本"的理解超越了性爱甚至于超越了生死,是第二层次;<红楼梦>展示了对于"情"的全方位的升华,以"情"立人,是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