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84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24篇
丛书文集   414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919篇
社会学   138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张爱玲笔下塑造了许多的女性形象,小说《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就是其中一位。她在追求金钱、爱情和生存方面无望的挣扎,最后沦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而斯佳丽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名作《飘》中的女主人公,她也曾为了金钱、爱情和生存痛苦的追求,但最终走出困境,把握了自己的命运。两位女性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但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她们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觉醒了的女性自我意识,生命中同样有对财物欲、情爱欲和生存欲的追逐,却都不同程度地迷失在这场追逐之中,并且,她们的追逐与迷失在形成原因、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她们不同的结局。本文试图从她们追逐财物欲、情爱欲和生存欲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曹七巧和斯佳丽的悲剧形象的异同。  相似文献   
972.
近代著名学者王葆心的《古文辞通义》体系周备,广征博引,融贯己意,对古代文章学理论具有某种集成意义。王氏从古代文体分类切入,归纳出述情、纪事、说理三种统系以展示古代文章发展轨迹。说理文远祖《易》,近宗庄周;述情文远祖《诗》,近宗屈原;纪事文远祖《书》、《春秋》,近宗《左传》、《史记》。三统之中,述情、说理或盛或衰,而纪事文“适中常存,不昌亦不衰”。两汉至清初,文章发展呈三统平排、侧注交替递进之迹,汉文三统平排,魏晋六朝侧注于述情;唐文三统平排,宋至清初侧注于说理。其中,东汉、中唐为迁转之关纽。清代桐城派兴起后,文坛由唐宋文派(方、姚)而汉魏六朝文派(刘开、曾国藩、阮元等),进而周秦诸子文派(龚自珍、魏源),“如倒啖蔗境而备衍之”。中国古代学术、文章同源,学术之影响于文章,有迹可循,如东汉至六朝,卜(子夏)、荀之学盛则马、杨之述情文派兴;宋至清初,曾、孟之学盛则董(仲舒)、刘(向)之说理文派兴。清代文派递进亦与学派同步,实乃宋代以来文坛侧注说理风尚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73.
974.
《词品》的词学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学者杨慎的《词品》由于引据失实,受到后世学者的批评。然而从词学研究的角度看,《词品》论词,仍不乏精辟的见解,它对词学的发展是有一定贡献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尊情抑理;二、兼容婉约与豪放;三、评论词人词作,时有创获;四、考证辨订,渊该综核  相似文献   
975.
胡氏之说《中庸》始于性情,其以“天地之性”作为善之依据,以“性其情”作为工夫之法门,已指揭橥了后来张、程、朱子等道学主流的论说方向。从经学史的角度来说,胡氏之注《中庸》,则明显表现出了一种摆落注疏、以义理说经的倾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宋儒《中庸》学之滥觞,其对《中庸》的诠释,其内涵虽不及后来张、程等人那么丰富与深刻,但无疑已经引领了一代人的思考方向,其意义或已在内容本身之上。  相似文献   
976.
上海女作家程乃珊比较善于对中国传统的经典服饰——旗袍的书写,她的很多作品都成功地运用旗袍这一意象来塑造人物,推动故事,表达情感。《旗袍呤》和《上海街情话》就是以旗袍为载体,描摹了新旧时代交替下上海小人物的生存挣扎、爱情追求、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977.
在乡村社会,乡村网红是网络广场中的“乡村信息源”、自者视角下乡村社会的形象建构者和网红效应下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他们进一步弥合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助力着数字乡村建设。乡村网红以“原生态”的草根人设传播、富有“地方感”的共情传播、集体参与下的人际传播助力媒介化乡村社会的构建,优化了乡村社会的传播格局。乡村网红的传播实践加速了乡村社会传播的“在地化”转向:传播资源从“汇聚城市”转向“返流乡村”,传播话语从集中把关的宣传话语转向共享式的民间话语,传播方式从单向的信息传递转向在地性的参与式对话。我们尚需引导乡村网红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其为当下乡村社会传播力的提升贡献更多力量。  相似文献   
978.
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后代很多诗论家认为这是对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言志”观的突破,因此从“诗言志”的角度,对这一诗学观念进行了诸多批评.这种批评的实质是将“诗缘情”作为与“诗言志”相对立的诗歌本源论.但是从《文赋》与陆机的诗歌创作实践来看,“感物”才是陆机的诗歌本源观,而“缘情”乃是一种艺术论,两者具有内在的关联,构成了“感物缘情”的诗学理论.这一诗学理论既是陆机对魏晋以来文学创作实践的总结,又与玄学有密切的关系.在玄学影响下,“感物”既是情感活动又是理性的思考,情感、理思和辞藻构成了“感物缘情”的基本内涵,对西晋以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9.
汤显祖与李贽身交甚少却神交甚厚.汤显祖是通过读<焚书>而成为李贽的崇拜者的.汤显祖说,读李氏之书如"寻其吐属,如获美剑".汤显祖之于李贽,更多的是把他奉为自己的精神导师.汤显祖的"情至说"与李贽的"童心说"无论是在理论基础、哲学思想上都具有相似之处,"情至说"受"童心说"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980.
清初吴淇编选的<六朝<选>诗定论>是一部以<文选>所选古诗为评论对象的古诗选本.吴淇借此对<选>诗进行了重新阐释.他以"汉道"来规定<选>诗,将其界定为形式为五七言、内容精神上能够体现三百之性与楚骚之情的"六朝"诗,使得<选>诗范围被缩小,意义被绝对化,失去了原本的丰富性.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他的这种主张是不利于文学发展的.但这也是清初儒家诗学政教精神复兴大背景下的产物,从这一意义上讲,<六朝<选>诗定论>又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