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4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52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362篇
社会学   182篇
统计学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马提与祖父     
普密尼是当代杰出的意大利作家,曾经做过教师、演员等与孩子密切相关的工作,因而进入文坛后其作品语言鲜活、极富想象力,深受小读者们的喜爱。《马提与祖父》是“沃拉哥·恩·威姆佩尔奖”获奖作品。这部作品关注的话题是死亡,但却毫无晦暗、悲切的情调,读来反而温馨感人。作者通过让身体不断缩小乃至几乎归于无形的超现实笔法,帮助小读者去了解真爱不死、精神永存的道理。  相似文献   
172.
赵荣耀 《南都学坛》2009,29(2):39-43
中意两国于1866年签订了第一个《通商条约》,为以后两国通商贸易奠定了基础,中意两国具有近代意义的外交往来亦由此开始了。《辛丑条约》签订后,针对关税自主、平等贸易等问题,晚清、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大利进行了近一个世纪的谈判,最终于1928年同意大利签订了中意《友好通商条约》,有条件地解决了关税自主、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问题。1949年,南京政府在行将覆灭时同意大利签订了《友好条约》,肯定了中意两国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这些商约的签订及其间的系列修约谈判对于推动中意两国经济交流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3.
何东 《今日南国》2010,(17):50-51
2010年4月24日到5月7日,我随旅游团游览了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列支敦士登、梵蒂冈、奥地利、瑞士十国,所见所闻,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74.
<正>2010年新年伊始,《新感觉》读者活动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十多位幸运读者在那里免费品尝自助餐美食,体验优雅的自助餐文化和礼仪。一排排新鲜海鲜,一锅锅飘香汤煲,一盘盘美味佳肴,香  相似文献   
175.
早在1997年,苏尧然看到著名贝螺收藏家郑根海的贝类藏品和事迹的报道后,慕名到上海专程拜访。当他把自己的螺摆在郑根海面前时,郑根海惊呆了,他说:我从没见过这么好的螺!通过比较,苏尧然有了信心,他的贝螺收藏在  相似文献   
176.
9月29日,2008年度“庐山友谊奖”颁奖仪式在江西省政府办公大楼隆重举行,来自意大利的尼克·沙诺等20位外国专家获表彰。  相似文献   
177.
每年盛夏,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圣塞维拉海滨别墅,人们常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眉毛浓密,下巴略突,脸上时常挂着微笑,时而沿着海滨大道散步,时而在浴场附近的海水中潜泳,时而坐在小船上摇橹,表情悠然自得……从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人们不难看出他有着非凡的人生经历,他就是现任意大利共和国第10任总统的卡洛·阿泽利奥·钱皮。一 钱皮于1920年12月出生于意大利西部港口城市里窝那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面对家门口一望无际的第勒尼安海,他年轻时曾立志做一名海军上将,但由于眼睛有炎症,他在参加里窝那海军学院的入学考试…  相似文献   
178.
管道的故事     
<正>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位年轻人,一个叫柏波罗,—个叫布鲁诺,他们是堂兄弟,都住在意大利的一个村子里。两位年轻人从小就是要好的伙伴,他们都有雄心勃勃的梦想。他们常常没完没了地谈论,渴望在某一天、通过某种方式,让自己成为村里最富有的人。他们都很聪明而且勤奋,  相似文献   
179.
杨建 《家庭科技》2007,(10):47-47
意大利北部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瑞吉欧,小镇的学前教育曾风靡世界,被称为"全世界最好的学前教育".瑞吉欧有句名言--接过孩子抛来的球,意思是要关注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从中捕捉他们思维的脉络.只有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对孩子的回答和提问做出积极回应,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和说话的方式,作为老师和家长,就应有一百种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成为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持者.  相似文献   
180.
17至18世纪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印象和想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关于中华帝国及其文化的详细知识是从16世纪就开始流传的,但这些信息为更多人所知却是在17和18世纪。对中国的大规模发现始于访问过中国的耶稣会士寄回的各种报告的出版以及他们向欧洲介绍中国经书的译作。这些知识在学术界被不断地讨论,最初是耶稣会士和宗教阶层,接着是启蒙运动的信徒。它们同时也成了整个欧洲就福音传道方法或"礼仪"的种类而引起的广泛辩论中所使用的工具:中国的贤明形象、自然神论、开明的专制政体,这些都为意大利及欧洲的思想家们的辩论提供了有趣的素材。同样的,关于"中国礼仪"的争论最初只限于教会内部和不同教派之间,但慢慢地就冲破了宗教论争和福音传道方法的限制,牵涉到了更广泛的议题:儒家学说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体系还是一种宗教?讨论的对象也变成了对宗教本身的定义、文化与信仰的关系、对上帝的看法、不同社会的价值观相对性这些问题。这些信息从而被用于更深层次的辩论之中,中国的体系被当作是这样或那样的国家的和道德的观念的标准。启蒙运动将辩论的焦点集中于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中国体系的"合理性"上。因此,一种或多种关于中国的传说就如在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在意大利滋生出来。我们将介绍几种观点,其中从无条件的赞美到苛刻的批判都有。意大利的作家们参与了欧洲关于中国问题的论战并考察了最新出版的关于中国的著作。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三类:"亲华者"、"排华者",及以调和的方法破除关于中国的早期传说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