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79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7篇
丛书文集   367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705篇
社会学   6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党的二十大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希望,号召青年们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据此四重特质,新时代好青年应该是坚定理想信念的追求者、民族复兴使命的担当者、勇毅拼搏的吃苦者、踔厉前行的奋斗者。理想信念是精神的引领,使命责任是历史的担当,吃苦精神是实践的要求,奋斗品质是素质的支撑,这四个重要特质是新时代青年在新征程中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52.
在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非决定论的论战中,有一个不容回避的分歧焦点:如何看待人的自由意志。基于神经科学的里贝特实验,我们的基本结论是:(1)即使当代科学为历史非决定论提供了量子力学的实证依据,也不应当无视一个基本事实,即当代科学也为历史决定论提供了神经科学的实证依据。(2)人们可以从逻辑上拒绝历史决定论,但却不能无视里贝特实验对自由意志所做出的否决性检验。人们可以指责里贝特实验只是刻画了“物理现象”,而忽略了“心智现象”。但是,这种指责若要有说服力,就必须为“心智现象”提供实证检验,而不能仅仅给出“心智现象”的哲学思辨或“意识活动”的逻辑猜想。(3)即便科学实验证伪了自由意志的存在,也并不意味着人们从此就不再对自己的一切行为,包括违反既定的公序良俗甚至违法行为负责。(4)虽然里贝特实验并没有为否定自由意志提供终极判决,但是,里贝特实验的价值就在于,它对那些否定历史决定论的判决提供了相反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53.
《哈姆雷特》蕴含的契约意识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哈姆雷特通过一系列约定,和周围的人一起让混沌的世界恢复了秩序。这一切,不是靠武力和冲动,而是以自由意志为基础的缔约能力。契约的破与立的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动力,契约的守与背是哈姆雷特复仇的原动力,契约的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是莎士比亚对人性和社会的哲学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哈姆雷特试图遵循“奥卡姆剃刀”原则,依据约定的破与立,将国家恢复到有序状态。  相似文献   
54.
阿奎那认为,自由适用于发自理智和意志(即理性能力)的行为,阿奎那称其为人性行为。人性行为即伦理行为。人的伦理善之完成(道德实践)同时仰赖理智与意志两者的相互配合,而人的行动由潜能到实现的过程端赖自由意志的促动。追求伦理之善即追求人性的成全与自足。意志自由因包含“对已之爱”指向现世人生,又以终极之善为最终的超越指向,并遵循自然法或本性之律之规定,由此而在伦理之善的神圣与世俗间构架起通桥。  相似文献   
55.
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在对待意志自由上,总体上有宿命论倾向,但它也以其独特的方式强调道德意志的作用,承认人的道德意志是自由的.儒家以"天人合一"作为哲学基础,从道德选择中的"为仁由己"、行为实践中的"力命并举"、道德评价中的"志功结合"、道德修养中的"存养功夫"等方面来阐释意志自由问题.  相似文献   
56.
作为社会治理的“构成性”维度,以“道德约束”为表征的“伦理治理”在新时期下被赋予全新的时代内涵和理论意义。伦理治理的提出在于社会政治理念的重大变化:社会全体成员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以个人的自我治理、自我管理和自我服从来实现社会的有序和谐。伦理治理的内涵既不是制定伦理原则,也不是用伦理原则去治理社会,而是社会全体成员形成自觉遵守和敬畏伦理等基本规则的“道德意识”和“绝对意志”。国家和社会能够通过教育形成的“个体意识”、通过建设伦理共同体形成的“群体意识”、通过建构社会正义原则和培养正义感形成的“原则意识”来保障“绝对意志”的养成和实践。  相似文献   
57.
西方主流哲学长期倡导"道德理性"精神,主张只有理性才能在道德领域内发挥主导性的统辖作用。但深入考察会发现,其倡导者们要么未能说明理性认知如何可能促使人们从事良善利他的德性行为,要么认为理性认知无从把握良善意志而将后者变成了某种非理性的崇信对象,结果反倒遮蔽了良善利他意志在道德领域内原本具有的决定性原点效应,因此在实然性的维度上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58.
自由意志与自由境界——论鲁迅前期小说中的自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人日记》、《长明灯》与《社戏》、《故乡》都存在着社会和自然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自然是人的自由意志与自由境界的隐喻。鲁迅以自然表达对人性自由的渴望,是由鲁迅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和自然价值观念本身决定的。自由意志是西方文化的范畴,自由境界是中国文化的范畴,这两者的结合,体现出鲁迅“致人性于全”的理想  相似文献   
59.
私法理念对现代行政法产生的影响包括:私权神圣理念所蕴含的权利保护思想在依法行政原则、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等现代行政法基本原则中的延伸;人格平等理念所内含的平等精神延伸为现代行政法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平等;契约自由理念延伸为现代行政法中的自由意志及其限制.  相似文献   
60.
何良安 《江淮论坛》2004,1(4):81-85
康德通过自由、实践理性、善良意志等概念为道德奠定了基础,然而它是先验的、空洞的.唯有从道德是人存在的方式这一存在论的根基处人手,才能理解道德并使其获得自身存在的坚实根基,对道德与利益和人性的关系的说明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