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262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285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552篇
社会学   195篇
统计学   16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522.
中原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是河南省经济腾飞、中部崛起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该城市群具有明显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但是也存在整体实力不强,产业层次低、结构趋同,集群效应不明显以及市场对外开发程度低等问题。因此,中原城市群应该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整体实力,并努力积极争取外部经济体的支持,最终实现城市群的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23.
本文用区位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条件与物流业核心竞争力三因子得分排名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山东半岛城市群物流节点体系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框架设想,探讨了提高山东半岛城市群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以及加速山东半岛城市群各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24.
李文秀  唐荣 《学习与探索》2020,(2):117-124+200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融合发展是实现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关键,而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基于2006—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数据,通过构建金融发展规模与金融发展效率两项体现金融发展水平的变量,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及其空间溢出与区域融合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存在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性,空间特征明显;当前湾区内的金融发展主要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核心集聚城市的"中心—外围"格局,"虹吸效应"的存在使得基于金融规模与金融效率权衡的金融发展水平均对区域经济融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湾区内区域融合发展还将依靠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及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而政府干预、城镇化等因素对湾区经济融合的推动效果尚未显现。  相似文献   
525.
世界级的经济大国都有世界级的城市群支撑。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成就举世瞩目,2005年已经是世界第四,有可能在2020年前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尚未形成世界级的城市群。中国未来最有可能发展成世界级城市群区域首推长三角,为了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需要采取措施加快长三角发展,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城市群支撑。  相似文献   
526.
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碳排放的集中区,也是温室气体减排的突破口,更是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责任区。以CNKI和WOS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国城市群碳排放未来研究的方向。结果表明:(1)已有研究侧重于从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数据展开分析,较少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尤其是考虑从城市群异质性视角分析碳排放的特征事实;(2)对城市群碳达峰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且往往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单个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3)路径研究较为笼统,缺乏全面而细致地对城市群碳排放各项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往往考虑单一政策的单一效应,忽略了政策工具组合的协同效应。综合来看,未来的研究应站在城市群发展全局,科学谋划城市碳达峰行动,合理做好城市群碳达峰的顶层设计,并重视优化城市群碳达峰干预的政策工具组合。  相似文献   
527.
城市产生与邻近分布是城市群系统形成的历史与地理基础,城市化效应、城市发展和城市联系的紧密是城市群系统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路径,基于城市异化的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是城市群系统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我国城市群发展有单核心和双核心城市带动模式,发展战略主要有内部整合与协调发展战略、建设专门化产业区战略和外向型协作发展战略等。  相似文献   
528.
靖学青 《社会科学》2002,(12):22-25
本文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区域性问题 ,提出借鉴欧美国家大都市区组织管理模式 ,创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管理机构的构想。建议创建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协调管理委员会”具有如下几个要点 :该机构主要承担跨界职能 ,必须是一个具有操作手段的权威机构 ,其组织构成应有利于该组织职能的履行和目标的实现 ,成员发展采取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的方式 ,管理形式采取上、中、下三层的分层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29.
长株潭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从全面启动转向纵深推进,必须正视和解决理念选择与理解行动的偏差、区域一体化目标与行政分割的现实矛盾、政府主导有余而社会参与相对不足、区域治理组织与地方政府关系不顺、制度一体化要求与零碎化现实等困境和挑战。惟其如此,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并产生巨大的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530.
“强省会”建设是各省围绕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空间治理要求,运用一系列行政或经济手段扩大省会城市规模、促进经济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系统举措,在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发挥资源集聚优势、实现区域均衡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行政区划作为国家权力和行政体制的空间投影,对其进行合理调整是各省推进“强省会”建设的重要手段。从行政区划设置与“强省会”建设的互动关系来看,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的目标指向、实质内容、时代背景,为“强省会”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功能预期,表现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经济健康增长、加快公共治理创新。现阶段的“强省会”建设呈现四类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的实践形态,即向上争取国家级新区、向下整合县级行政单元、对内完善市辖区空间结构、对外推动都市圈和城市群协同发展。根据区域协调发展和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需求,推进新时期的“强省会”建设,应基于城镇化发展规律统筹行政区划改革,坚持政区规模扩展与发展质量提升相结合,以高效能空间治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