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09篇
  免费   770篇
  国内免费   234篇
管理学   30760篇
劳动科学   2245篇
民族学   324篇
人才学   4421篇
人口学   204篇
丛书文集   8395篇
理论方法论   1998篇
综合类   19918篇
社会学   5515篇
统计学   5033篇
  2024年   274篇
  2023年   788篇
  2022年   773篇
  2021年   738篇
  2020年   561篇
  2019年   791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695篇
  2016年   1139篇
  2015年   1899篇
  2014年   6505篇
  2013年   6011篇
  2012年   5493篇
  2011年   6134篇
  2010年   5316篇
  2009年   6046篇
  2008年   5750篇
  2007年   3806篇
  2006年   3326篇
  2005年   3827篇
  2004年   3182篇
  2003年   3388篇
  2002年   2847篇
  2001年   2461篇
  2000年   2374篇
  1999年   880篇
  1998年   628篇
  1997年   485篇
  1996年   349篇
  1995年   361篇
  1994年   267篇
  1993年   269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300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3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57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企业文化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它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社会体制的制约。企业文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在企业中的具体化。接受非本土的社会文化是会产生融合成本的。而民族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成本是最小的,效果是最佳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不足的地方,中国企业要扬长避短,用传统文化构筑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02.
2001年颁布的新会计制度对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作了新的规定,与老制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资本化期间严格了,老制度在借入款项借款费用发生时,开始资本化。新准则则要求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汇兑差  相似文献   
103.
论述了企业信息化的意义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冶金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的三个阶段。最后讨论了冶金企业信息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4.
针对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调查研究过程、战略决策过程、战略具体化和实施中的完善与修改过程对企业经营战略决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5.
首先概括了企业家素质的重要作用和企业家素质对企业能力的重要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评价企业家素质时企业家素质与企业能力的重要关联性 ,然后提出了一种以企业家素质对企业能力的影响为考核对象的企业家素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6.
战略联盟--企业竞争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为了一定目的 ,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网络式联合体。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 ,战略联盟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107.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企业管理效益的基石,是管理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首要条件,而管理基础工作的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8.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在,是一个民族、国家和政党的灵魂。迎接21世纪的挑战,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技术创新活动是各国(或地区)争夺科学技术制高点的重要途径。我市属资源型工业城市,技术基础薄弱,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较差,由此带来的市场竞争不力的后果越来越明显。不仅企业的发展面临重重阻力,就连生存也成了大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通过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加速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从根本上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这是我市实现技术创新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9.
110.
在当代文学中 ,池莉惯以“非女性化”写作而著称 ,但她的两篇近作《乌鸦之歌》、《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却显示着作者向“女性写作”的转变。文章从这两篇小说的女性叙述立场、女性成长的叙述话语和作品的审美风格等方面阐述女作家性别创作立场的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