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51.
萨爱东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抢劫罪是一种常见多发、情形复杂的犯罪形式,区分和认定抢劫罪,划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才能正确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52.
53.
李萍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37-39
抢劫罪是一种发生频率较高的犯罪 ,其行为对象是财产。由于日常生活中的抢劫罪主要是抢劫动产 ,故人们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抢劫罪的行为对象只能是动产。而实际上 ,抢劫不动产、非法财物及债的也可以构成抢劫罪 相似文献
54.
55.
李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1997年新颁布的《刑法》将侵占罪作为一个独立的罪名加以规定。在实践中,由于侵占罪手段多样性和犯罪情况的复杂性,极易和近似的犯罪相混淆。本文从侵占罪与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探讨它们之间的界限,以方便法学教学和实践。 相似文献
56.
他是一个农民的孩子。2008年,他以580分的高考成绩成为西南石油大学法学系的学生。然而上大学一年半后,他却沦为抢劫杀人的阶下囚。2011年5月17日,法院以抢劫罪判处他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相似文献
57.
魏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7-31
当场劫持人质或索取财物以及周围是否存在“近亲属般切身忧虑者”,都不是绑架罪与抢劫罪的界限,只要侵犯了第三人的自决权,就应当以绑架罪定罪。当场劫持人质的法益侵害性要比典型的绑架罪要轻,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还体现在其所带来的社会负面效应,即群众所产生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58.
潘玉森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Z2)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颁布实施了《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该解释为体现对附带暴力的抢夺行为的严惩,将部分本应以抢夺定性的行为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破坏了抢夺与抢劫两罪的构成要件。鉴于该解释部分规定与日本刑法理论与判例具有相似性,因此,以有别于传统对抢夺与抢劫行为的分析方法,以日本刑法为视角解析该司法解释部分内容,以期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59.
理论上和实践中对于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均有争议,本文试图从二罪的实施手段、威胁内容。暴力程度等方面对二罪予以区分,以使能够对二罪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60.
家向来都是避风的港湾,可当家变成暴力的牢笼时,女人该上哪儿去躲避风浪?不顾亲友阻拦,中年妇女急再婚2010年9月的一天,44岁的北京公交售票员罗红与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结束了他们将近20年的婚姻。离婚时,罗红分得了半套房产。早在半年前,罗红就发现丈夫有了外遇,因为无法原谅丈夫的行为,她提出了离婚。当时丈夫低声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