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56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03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202篇
社会学   121篇
统计学   2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汉文帝好问而且善问,他之所以赢得了“文景之治”的美名,就其个人因素论,在很大程度上就得力于他的好问和善问。汉文帝被周勃等大臣拥立登基后,对周勃由敬畏之心到摆正君臣关系,有一个心态转化过程。这种人物之间微妙复杂关系的真实显露,最能让人看清人情世态。  相似文献   
3.
明中后期的贪赃之风与法纪衰败温晓莉明代初期的严法惩贪、吏治清廉,与中后期的贿赂公行、贪赃腐败成风,形成鲜明对比。同一朝代,前后如此通异,实为中国封建时代所罕见。(一)明代中后期官场的贪赃之风有三大特点:一是举国贪赃,侵吞公物,其面甚广,已酿成上下相蒙...  相似文献   
4.
确立以公诉为核心的刑事诉公地位和侦查为公诉服务的工作思路 ,实现捕诉一体化原则和赋予主诉检察官对侦查的督促指挥权 ,可以简化工作程序 ,加速刑事诉讼的运转效率 ,减少案件的积压和诉讼的拖延 ,从而提高诉讼效益。  相似文献   
5.
探析了纠问式诉讼概念误用及模糊使用的原因,明确了纠问式诉讼模式产生的先决条件,在明晰纠问式诉讼的概念基础上,指出中国刑事诉讼不是纠问式。  相似文献   
6.
<正>尊敬的罗海鸥院长,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晚上好!非常荣幸能在贵校师范教育110周年庆典之际受邀访问和讲学。让我感到诚惶诚恐的是,你们这次庆典已经邀请了很多文化名人来讲学,像钱文忠、崔永元等。但我不是文化人,我是一个搞机械工程的教授,在机械工程方面懂得一点,但是没有文化。刚才罗院长聘我为名誉教授,尽管我这个讲座不能算是真正的文化讲座,但就算是名誉上的文化讲座吧。今天讲什么呢?前两天罗院长和我说:你可以  相似文献   
7.
正组工干部承担着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的重要职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组工干部回答好三问、强化五心,进一步提高从政道德修养,最重要的是做到公道正派,始终坚持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更加自觉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干部、服务群众,努力使组织工作让组织满意、干部满意、群众满意。曾有很多组工干部感叹三个不容易:一是成为  相似文献   
8.
近20年以来,伴随着各种问题的产生,大陆知识界的讨论风气已经形成。不仅涉及的名目纷繁复杂,而且讨论的声势规模都颇为壮大。这表明知识分子的自觉———经过20年的学术训练和现代知识分子意识的修复与培育,知识分子的问题意识与参与意识、对问题反应的敏捷、介入问题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决心与热情,都到了鼓舞人心的程度。但是,与之相伴又产生了这样一种情况,即在很多时候,争论乍起,风起于青萍之末,马上变得沸沸扬扬,但争论过后,又状如秋风扫落叶,冷冷清清。过程突出,结果茫然,所讨论的一些重要思想和观念,概难留下真正的积累性成果。在这一…  相似文献   
9.
戴震是中国古典解释学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所倡导的以“闻道”为目的,以“强想”、“问学”为手段,以由“词”通“道”为具体路径及其以“权衡兼察”为方法的解释学思想,特色鲜明,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申报>作为局外旁观者,充分关注长沙抢米风潮之前因后果,以及事变过程中复杂的官绅关系,其相关报道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借此发挥其舆论功能,极力为宪政作舆论鼓吹.<申报>最后归结以速开国会为解决民变问题的根本主张,恰与当时立宪派发动的方兴未艾的国会请愿潮流相一致.这正是<申报>的舆论取向与宪政改革的时代精神相契合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