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61篇
  免费   695篇
  国内免费   222篇
管理学   5569篇
劳动科学   356篇
民族学   542篇
人才学   1387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10149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2074篇
综合类   16805篇
社会学   3720篇
统计学   147篇
  2024年   279篇
  2023年   631篇
  2022年   728篇
  2021年   1211篇
  2020年   889篇
  2019年   1255篇
  2018年   391篇
  2017年   742篇
  2016年   893篇
  2015年   1441篇
  2014年   3024篇
  2013年   2664篇
  2012年   2709篇
  2011年   2902篇
  2010年   2645篇
  2009年   2791篇
  2008年   2863篇
  2007年   2086篇
  2006年   1887篇
  2005年   1723篇
  2004年   1447篇
  2003年   1364篇
  2002年   1227篇
  2001年   1133篇
  2000年   879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以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反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的多维度社会-政治动力学,反思对于积极开展疫情发展中和疫情结束后的思想政治价值引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结合现代性社会运作的底层逻辑,并透视风险社会与现代社会阶层、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社会治理的系统相关性,我们为未来的舆论引导和价值观引导确立一个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原则高度,最后,在具体引导的对策上,提出积极利用国际舆论场的正面资源的比较性阐述方法,主动引导大众重新理解社会主义优越性,科学理性思考重大疫情所涉及的思想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42.
43.
44.
45.
46.
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曾受一种历史主义的引导,这个误解关乎政治中的理性主义的批判。不仅如此,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进行反思又涉及它同信念论政治之间的关系,涉及作为信念论话语来看的社会主义治理实践的是非、对错问题。归根到底,涉及现实历史及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确信问题。这一历史与政治结合起来考察的视角,不仅旨在澄明一种意识形态政治本身,更在于在政治话语复杂性意义上,加深对社会主义治理实践和政府职责的理解。  相似文献   
47.
民主改革以前,彝族社会在缺失国家直接统治的状态下,长期通过家支的方式来组织奴隶社会,由此产生家支制度。在关系叠加视角下,彝族的家支社会既存在基于财产关系对立而产生的奴隶制,又因血缘家族关系的延续与放大而缓和着对立关系,形成等级分化基础上的家支共同体,从而形塑着家支内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分离又双向依赖的双重性政治形态。家支作为一个独立的行动单位,通过双向的家支权力结构、双重的头人权威来源以及互依型的权力义务关系,建构出稳固的等级身份制度,成为彝族社会公共权力与统治秩序的稳固基础。直至民主改革后,这种双重性的政治形态才因外部性国家力量的逐步介入而发生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48.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维科学密不可分,如辩证逻辑思维既是思维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但实际教育中,这方面内容往往被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要承担起培养创新素质的使命,不仅应使辩证逻辑思维的内容得以恢复,还应增加形式逻辑以及非逻辑思维的内容。  相似文献   
49.
武玉莲 《社科纵横》2006,21(5):14-15
文章论述了苏联解体的复杂原因。着重论述了冷战期间苏美竞争,前苏在经济上落后于美国,政治上背上包袱;官僚集团的腐败;党和领导作用的削弱;指导思想上对马列主义的放弃;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等政治因素,导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它给各国共产党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教训。  相似文献   
50.
尤光付 《社科纵横》2006,21(5):23-24
本文认为,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中看,公共权力监督都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中,促进可持续发展,遏制腐败和群策群力,都有赖于完善公共权力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