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85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晚清状元张謇的故居——濠南别业是南通博物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建筑建于1914年,英国式,四层,建筑面积2438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孙支夏设计,是中国近代优秀的建筑之一。  相似文献   
62.
瞿秋白虽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阶级,但从其祖父一代开始,就颠沛流离,穷困潦倒,没有自己的故居.祖父暴病南昌,父亲回常州看管祖父赓甫的府第八桂堂.叔祖父病故,只得迁出,寄居星聚堂,最后住进了瞿家祠堂.这段艰难困苦的家世,对秋白形成叛逆性格,走上革命道路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3.
一个人在一地出生之后他从不迁徙别处而是在其诞生地生活一辈子并且终老该地,此种情况在中国古代确是有的,而且还屡见不鲜,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此种情况却会愈益减少,迨至近现代时则已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了。正是基此原因,如果我们谈到清季南通州光绪甲午状元张謇的故居、祖宅及其"状元府"等诸问题,就绝不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而必须进行认真的谱牒资料研究再结合实地历史考察,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弄清问题和得到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64.
孙夏力 《可乐》2011,(7):52-52
从迈阿密乘车向南,四小时后到达美国最南端的“迷你”小市基韦斯特。基韦斯特之所以出名,不仅仅是因为其独特的蓝天、白浪和一尘不染的沙滩,更因为,至今这里还原封不动地保留着大文豪海明威的故居。顺着怀特德大街向南,经过美国一号公路零公里起点,一座典型的西班牙风格庭院展现在面前。  相似文献   
65.
修建"名人故居"(纪念馆),事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有些地方出现了滥建"名人"故居的倾向,为一些负面人物修建故居,例如一些北洋军阀、寡头,特务头子戴笠,叛逃投敌、堕落成为国民党特务的张国焘等人的"故居"均一一亮相,可  相似文献   
66.
SWOT分析表明曾国藩故居旅游开发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和威胁同在。因此,故居旅游开发的对策是:完善开发的硬件;保障开发的资金;加大资源整合;树立鲜明品牌形象,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7.
陈先枢 《老年人》2004,(7):37-37
长沙素称“屈贾之乡”。从战国末年到西汉初期百余年里,中国古代两位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屈原和贾谊,先后被流放到长沙。屈原和贾谊都曾为当朝重臣,都有变革图强之志,又都遭到权臣的诬陷和迫害。屈原和贾谊在长沙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悲凉的日子,而这也是他们一生创作最辉煌的年  相似文献   
68.
名人故居,尤其是近现代名人故居,在史料保存、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名人故居保护应当是政府的责任,属于其提供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在政府责任实现途径上,首先应当树立保护意识,将名人故居保护纳入工作内容;其次,需要在厘清责任主体的同时,通过立法、政策等多种方式建立切实有效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69.
怀念萧红     
静静地走进萧红故居,心中盛满怀念。一代才女的故居,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而今,我终于来了,踏上这片梦中的热土,我禁不住激动得热泪盈眶。雪花飘飘的午后,越过4678公里的距离,我从遥远的新疆,带着一本《呼兰河传》,来探访作者萧红的故居,拜谒这个文学家的摇篮。这本书我读过不下十遍,书中描写的场景,我一直心向往之。轻轻地推开古朴的院门,缓缓地走进静谧的院落。人们都说夏天来比较好,院中的花朵娇艳地盛开,还有绿  相似文献   
70.
美国费城的赛珍珠故居以及故居博物馆的陈列物品,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夫人一生在文学创作和社会公益事业上所做出的贡献,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爱心的女性,一位文品与人品高度融合、善良与智慧完美统一的伟大作家,"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赛珍珠的文品人品及其人生境界的高度,展现了她永不褪色的"珍珠"般的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