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沪市跌破2132点之后,《第一财经日报》进行了一场“救与不救”的讨论。从香港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个现象,颇有意思。同为中国人,但是香港投资者不会有人要求政府去入市或是救市,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香港政府动用公币人市干预,还引发了市场的激烈讨论。有一些专业投资者认为,此举有损香港的“自由经济体”形象。  相似文献   
42.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工具过度创新、信用评级机构利益扭曲、货币政策监管放松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美国政府采取的大幅注资、连续降息和直接干预等应对措施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此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金融调控政策必须顺应经济态势,符合周期性波动规律;应在加强金融监管、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的基础上推进金融产品及其体系创新;应抓住有利时机,鼓励海外资产并购,优化海外资产结构,分散海外资产风险.  相似文献   
43.
《人才开发》2008,(11):59-59
包括法国和德国在内的欧元区十五国首脑10月12日在巴黎召开欧元区有史以来的首次峰会。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同意由各国政府为银行再融资提供担保并向银行注资.以共同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会后.各国先后推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4.
我国政府干预金融危机绩效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金融危机离不开政府干预。金融安全、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以及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等是评价政府干预绩效的主要指标。据此评价,我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救市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失误与问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干预绩效。  相似文献   
45.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再次证明市场需要国家干预.我国政府就出台4万亿救市投资计划,以此拉动地方投资,扩大市场需求.然而救市计划与竞争政策存有潜在的冲突,并显性地表达为救市计划的地方化使统一市场受到威胁,救市扶持政策的偏袒使公平竞争秩序受到破坏.从长远来看,救市计划对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以及竞争文化的生成与传播也有负面影响.而且面对危机时期复杂的宏观调控政策与竞争政策之关系,也要警惕放松对经济性垄断管制的倾向.必须坚持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46.
张维迎 《领导文萃》2009,(12):126-128
经济出了问题,人们通常会求助于政府,政府也认为自己责无旁贷。让政府通过增加信贷和扩大需求的办法把经济从萧条当中挽救出来,有没有可能呢?我抱怀疑态度。1929年危机为什么拖了那么长时间?就是因为危机开始后政府干预太多了。现在有人讲是罗斯福1933年的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其实罗斯福没有多少新政,  相似文献   
47.
杨潇  王长江 《领导文萃》2010,(12):128-133
金融危机下,西方各国政府纷纷出手救市,“国有化”引发激烈争论,争论见诸媒体又往往伴随着耸动的标签——它们通过翻译(以及省略)抵达中国,这里的很多人并不在意标签后的具体争论,“社会主义”足够让他们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48.
从2008年上半年开始,发端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席卷全世界,之后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救市政策,力图挽救日益严重的经济下滑颓势。然而,层出不穷的救市措施仿佛并没有减缓经济大厦倾倒的速度,  相似文献   
49.
今年二季度,A股市场出现了一波单边下跌的走势。上证指数从4月18日的年内高点3067.46点下跌到6月20日的年内低点2610.99点,指数下跌了456.47点,跌幅达到14.88%。虽然指数的整体跌幅不大,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却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相似文献   
50.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西方各国政府主要采取了注资、担保和降息等三大救市措施.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基本思路则是扩大投资、刺激消费、鼓励出口,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放宽的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调控进行深层思考,关键是要解决中国经济内外失衡和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这两个战略层面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以人均居民收入增长为主要经济指标,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推进金融深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社会福利等,才是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的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