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80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线英语词典与词汇的社会文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词典是选录语言最基础单位———-词汇的书,是人类语言与文化交际最浓缩的表现形态,是研究词汇社会文化性的重要工具。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得在线英语词典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在线英语词典数量多、规模大、领域广、更新快、检索方便、横向对比简单快捷,同时是一种多元化、发散性、开放式、国际化、网络化的语言交际工具,它革新了利用词典研究词汇社会文化性的方式,实现了英英、英汉词汇文化内涵意义异与同的快捷、多维的对比研究,达到了词汇社会文化性研究的跨文化交际突破。  相似文献   
22.
王华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2):142-143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人篮球以其运动方式较为随意、运动技能低、运动场地较小、运动人群广、休闲争娱乐性强、民族特色浓厚、规则简单等特点,在高等院校中易于开展,促进学校体育向大众体育过渡,使学生在运动中感到愉悦,健康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3.
苏红、章建石在《江苏高教》2005年第1期撰文指出,随着理性之光的暗淡和科学技术应用日益失范之弊端的不断显露,后现代的学者动摇了人们曾经引以为荣的、对现代知识理解的狭窄信念,开始重新解释知识的内涵和性质。知识正经历着由“客观性到文化性”、从“普遍性到境遇性”、  相似文献   
24.
隐喻是语言现象,也是思维现象,还是文化现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体验是隐喻的基础;同时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工具,隐喻又具有文化性。因此。了解隐喻的认知基础及其文化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使用它。  相似文献   
25.
针对目前新的高校建设的热潮,提出并具体分析了高校规划与建设的六大趋势:园林化趋势、生态化趋势、智能化趋势、开放化趋势、文化性趋势和特色化趋势。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城市开放空间理论的探讨 ,并在生态文化趋向及人性化思想观念的指导下 ,对城市开放空间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保护与再生管理提出加强规划控制、合理开发利用、恢复重建、拓展新空间四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27.
冯智明  杨树喆 《民族学刊》2012,3(6):22-27,97
对生物性与社会文化性的讨论是人类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命题之一。从这两个层面去看待家族和民族,既避免了封闭的阈于血缘和文化等传统特征的研究,又避免了在全球化背景下过度突出家族主义和民族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倾向,从该二元概念为切入点探讨中国人类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家族和民族关系问题,揭示二者的相似性,有助于重新思考文化生产、文化再造、家族主义和民族主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28.
29.
一、引言西方有关隐喻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研究的重点也已经从语言学的修辞研究转到了心理学的认知研究,进而上升到了人类认知模式的研究高度。如Whorf认为,我们如果不依赖物质性的隐喻,就几乎不能谈及最简单的非空间场景。而在创时代性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莱考夫与约翰逊进一步认为,隐喻是人类核心和天赋的认知本能,是反映人们思维和行动的一种基本方式[1]。同时,隐喻还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中国和西方之间,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的思维和认知具有不同的表现。因而,作为语言、思维和认知的集中体现,隐喻及其使用必然存在中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30.
民族是人类不同群体生物性、文化性与建构性的三位统一体。生物性是指由血缘、地缘相结合的生物属性;文化性是指由生计方式、语言文字、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组成的文化因子及其价值观的文化属性;建构性是在当代族群生存境遇受到挑战的背景下人类不同群体重新反思"民族"并由此建构民族身份的建构性。目前,随着全球经济社会一体化加速而带来的民族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不断弱化、建构性强化时,民族这种共同体就已经走在衰落的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