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8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2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407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向"是存在于汉语名词中一个较为隐蔽的次范畴,其涵义为"指向领有者的方向".据此可以把汉语中表示人或其他生物的名词划分为"有向名词"与"无向名词"两类.有向名词是名词中的一个小类,其主要语法特点是,当这类名词出现在"是"字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的时候,对领属性定语表现出极强的依赖性.本文中讨论的"天敌"与"对头"两类词即属"有向名词".但是二者又互相区别,前者为"单向名词",后者为"互向名词".  相似文献   
572.
分析和讨论了影响马尾松木材横向液体渗透性及其各向异性的机理.对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液体渗透性和弦向液体渗透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液体渗透性大于弦向液体渗透性,并且,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液体渗透性和弦向液体渗透性都是从边材向心材逐渐减小,并随着含水率的下降而升高.其原因是径向液体流动的主要通道是木射线和水平树脂道,弦向主要是管胞壁和交叉场上的纹孔.  相似文献   
573.
中国区域经济的空间联系: 1997-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润君  潘文卿  陈杰 《统计研究》2011,28(10):47-53
 本文以中国1997年与2007年8个区域17个产业部门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通过前后向关联考察了中国区域经济空间关联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0年间中国区域间的空间关联程度在加强,无论是直接联系还是间接联系,前、后向联系值都较弱的地区数在减少,联系值都较强的地区数在增加。具体地,除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外,其他地区的直接与完全后向联系值呈现普遍上升的趋势,而除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区外,其他地区的直接与完全前向联系值呈现上升势头。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发现,由于“两头在外”发展模式的影响,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对中国其他地区的前、后向影响力都在减弱,其中尤以后向影响力的减弱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574.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和社会单元,是家庭成员的收入、消费和福利共同体,强调家庭的整体性是社会政策的必然选择。社会医疗保险采用家庭联保的方式,在理论上有风险管理理论、边际效用理论、家庭政策理论的支持,在实践上有德国模式、我国台湾地区模式等成功经验。我国基本医疗保险长期的“去家庭化”改革带来了很多问题,目前个人账户可以用于家庭共济的改革虽然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只能算是“找回家庭”的一次量的改革,要实现解决短期问题和达成长期目标的辩证统一,可以以城镇职工家庭联保为突破口进行系统改革。在此之下,文章对“如何确定联保家属、如何保障制度财务可持续”等核心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75.
张志伟 《浙江社会科学》2023,(5):98-104+159-160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关于死亡的生存论分析是哲学家中关于死亡的最深刻并且最富于启发性的思考。在通常观念中生死殊途,死是发生在人生之外的事情,因而死亡是无法“思考”和“言说”的。然而海德格尔却以生存可能性“打通”了生死,一方面把“去存在”理解为始终朝向可能性而在,另一方面把死亡解释为独具一格的特殊的可能性,于是“向死而在”就意味着“向可能性而在”,亦即向着此在最本己的存在而在。因而此在的生存活动并非实现着某种先在的“本质”或“潜能”,而是将可能性“收回”自身之中,成就着自己也成就着存在。  相似文献   
576.
死亡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无法绕过的"致命"问题,在人生众多的可能性中死亡是惟一确定的。对死亡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就是"向死而在",人生就是"趋向死的先行"或"先行到死中去"的奔向死亡的过程。承受死亡,体验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自由,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  相似文献   
577.
女性向网络文学发展迅猛,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网络现象。女性向网络文学仅有少量作品具有性别平等意识,大部分文本或是以暴力宣泄为主,或是以性虐等性暴力宣泄为主,或是构建一个女尊男卑的世界。这种现象一方面与网络文学对情绪化表达的偏好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女性向网络文学在性别压迫议题上日益重视的体现。但过度的情绪发泄,使女性向网络文学对性别压迫议题的讨论失去了更重要的维度——两性之间的对话与两性平等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78.
文章通过对长江支队干部参与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历史的研究,分析长江支队干部的特点和长江支队精神,阐述由成功革命党向成熟执政党转变,搞好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在新时期,亟需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葆党员干部的公仆本色,才能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  相似文献   
579.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向是学院化,崇尚思辨和热衷于建构体系,其后果是日益远离生活而为生活所疏远。因此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关联,崇尚“向时而思”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性,成为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核心课题。  相似文献   
580.
从康德到黑格尔,"崇高"在美学乃至整个哲学沿革中的境遇牵系着人的境遇.无论是康德、席勒还是谢林,都是把"崇高"与"美"(优美)作为审美判断或美感直观的两个性态有别的维度提出的;黑格尔依然沿用了作为审美范畴的"崇高",但他只是把它置于"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唯一被认可的审美维度下,赋予它以阐释"艺术前的艺术"的使命.美学在康德、谢林、黑格尔那里都只是价值祈向隐然可辨的哲学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美"和"崇高"的价值在怎样的分际上被确认取决于不同哲学体系的价值重心.一如悲剧的衰微,"崇高"违别我们已经够久了."美"正渐次沦落为当年叔本华所鄙弃的那种"媚美",与"告别崇高"的轻佻呼叫相唱和的是熹音湛湎中的人们的泛艺术嬉戏.然而,文化危机的消息毕竟早就报告着某种可能的运会,它在警示人们作必要的人文自审时也提撕人的审美心灵再度唤起那富于悲情的"崇高"的一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