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7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818篇
劳动科学   880篇
民族学   63篇
人才学   189篇
人口学   319篇
丛书文集   1237篇
理论方法论   410篇
综合类   2739篇
社会学   663篇
统计学   18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602篇
  2013年   618篇
  2012年   653篇
  2011年   821篇
  2010年   752篇
  2009年   782篇
  2008年   662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保证和维护农民工群体的劳动权益,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稳定和谐,也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如何从源头上保障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2.
本研究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知层面、职业认知层面、群体认知层面和心理认知层面等方面的考察,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弱势心态受自身条件的不足与城市农村候鸟特性的影响,表现出在文化上、职业上的不满足,在群体比较中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的特点。要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的弱势心态,就必须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43.
卢磊 《社会工作》2014,(3):94-100
作为一个新兴阶层,农民工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农民工问题也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最重要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并日益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征,劳动权益维护问题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S个案为例,就充权取向社会工作在农民工劳动权益维护上的应用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培育充权取向社会工作的本土土壤,并对社会工作的使命和价值理念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4.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工潮水般的涌向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寻求生存与发展。经过对新乡市及周边地区的调查,我们发现农民工群体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举步维艰。他们在城市处于边缘化或底层地位,这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城镇化发展的巨大瓶颈,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45.
146.
本文研究了本土性社会资本和再生性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系,发现社会网络规模、本土性社会网络的交往频率、再生性社会网络的帮助,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土性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初入城市具有帮助作用,但长期来看不利于其市民化。农民工再生性网络交往规模太小,对市民化的促进不足。因此,应当扩大农民工的社会网络规模,特别要加强再生性社会资本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7.
实行农民工就业培训,是我国用技工红利代替旧人口红利的关键环节。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民工就业培训模式,政府应成为培训的出资主体,应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确立运营规范、建立考核评价标准、制定就业帮扶政策等形式成为引导主体,以有效解决农民工的就业培训难题。  相似文献   
148.
完善社会保障和实现体面劳动是全球的共同举措。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定型和社会政策日臻完善的今天,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护,完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服务,实现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和体面劳动,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企业和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将有利于农民工更好地享有社会保险,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149.
文章依据调研数据,通过Logit二元选择模型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若干因素对其政治参与的影响,分析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状。指出区域合作治理能够较好地释解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面临的困境,提出有效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权利,需要转变思路、创新治理方式,构建区域合作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0.
基于中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大样本数据,比较同工不同酬问题和职业隔离等制度性障碍在导致农民工与城镇工人间的收入不平等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人们通常观察到的农民工收入低于城镇当地工人的现象主要可归因于以户口为基础的职业隔离,而非同工不同酬的劳动力市场中的直接歧视。城乡地区间不平衡的机会结构,尤其是教育机会的巨大不平等,是导致农民工与本地城镇工人职业隔离的重要原因。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把农民工与具有相似背景的城镇工人进行比较,发现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类型内的农民工收入比城镇工人低;在国有/集体企业和私有部门内,农民工的收入比相应的城镇工人的收入反而更高。这说明,要改善农民工在城镇的经济社会地位,在改善城乡间教育机会失衡状况的同时,还要消除针对农民工的职业准入障碍,保证劳动力市场中的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