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84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70篇
管理学   2186篇
劳动科学   152篇
民族学   972篇
人才学   273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3171篇
理论方法论   633篇
综合类   7643篇
社会学   1469篇
统计学   619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608篇
  2014年   1319篇
  2013年   1101篇
  2012年   1202篇
  2011年   1342篇
  2010年   1324篇
  2009年   1296篇
  2008年   1301篇
  2007年   946篇
  2006年   849篇
  2005年   785篇
  2004年   700篇
  2003年   482篇
  2002年   446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柳家巷是张謇初创实业获得成功后,进行经济、政治、教育活动和交往的一个重要阵地,至今留下了许多遗址遗迹,加上历史上的文化遗迹,是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街区;该地留下的老建筑也很有艺术特色。文章论证了柳家巷是南通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江海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2.
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国朝鲜族两重性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朝鲜族形成了注重秩序、积极入世、民族传统心理与现代意识集于一身、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民族性格 ,在这种民族意识的支配下 ,延边注重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 ,注重品牌效应 ,也重视打造民俗形象  相似文献   
33.
黑龙江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旅游资源丰富,通过对黑龙江旅游资源特征的研究,提出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发展黑龙江旅游业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4.
结合现代社会疏离的危机,文章分析了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精神的整合作用,提出了旅游活动社会文化精神交互模型,分析了这种模型对社会整合的作用与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合理利用旅游活动社会文化精神交互作用来指导旅游开发的基本策略。旅游开发是缓解社会疏离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5.
唐颖 《管理与财富》2008,(10):27-2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国民旅游消费需求十分强劲,目前出国旅游多以旅游购物为主,并呈现爆炸式发展态势。因此对于湖南地区.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购物需求大大增强,具有发展旅游购物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这些地方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阻碍了旅游购物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并找出其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6.
7月2—3日,四川省政府在北京举办了“四川旅游精品”摄影展。利用这个机会,省旅游局法规处开展了一次游客问卷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75份。现将调查结果通报如下:1.游客特征在被调查的游客中,男性101人,女性74人,分别占57.7%和42.3%;游客年龄以25—64岁为主,占80.5  相似文献   
37.
七嘴八舌     
《老年人》2004,(1):10-11
  相似文献   
38.
当今,旅游已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时尚,也受到老年人的青睐,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行动起来,加入了旅游行列。正是,追求新生活,老人旅游多,虽然辛苦累,收益不胜数。  相似文献   
39.
黄河三角洲旅游具有资源独特性、区位条件优越性等优势。同时,旅游基础条件较差、管理体制不顺、生态环境脆弱等制约着黄河三角洲旅游产业的发展。合理开发黄河三角洲旅游资源,应该扬长补短,开发与保护结合。  相似文献   
40.
她是土生土长的周庄人。曾经的周庄是苏州昆山市最穷的一个镇,在她之前,周庄没出过一个女书记、女村委会主任、甚至女会计。然而她的走马上任,让这个有着900多年历史的贫穷小镇成了全世界闻名的“中国第一水乡”。2006年该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4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內生产总值达到6.6万元,居昆山市各镇之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