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7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07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542篇
社会学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861.
隋唐时期 ,随着唐代经济的高度繁荣 ,一方面汉民族继续向西迁徙 ,另一方面是西北少数民族进一步内迁 ,使西北汉族在民族互动和涵化中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62.
汉藏语言现象的探索本质上是追寻东亚人类发生、发展或者起源和迁徙的问题。有多少语言的问题基本上也就是有多少族群的问题,语言渊源关系的问题也可以看作族群相互关系或文化亲疏的问题。为此,探索东亚人类的文化、历史,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语言的探索。而语言的探索主要借助对多样性族群语言数据的收集、分类、比较和分析。本文简略介绍了汉藏语数据资源的基本状况,介绍了美国柏克莱大学的"汉藏语词源词典及宝藏"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汉藏语同源词检索系统",包括数据结构、数据量和检索方法。最后,本文讨论了语言学,分子生物学,人类遗传学,考古学几大学科交汇形成的关于东亚人群渊源的信息,认为这些学科相互的论争和彼此的印证正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契机和动力。  相似文献   
863.
明清聊城运河与文化族群兴衰——以傅、杨两家族为个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京杭大运河自元代修会通河开始流经聊城,促进了聊城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促成了聊城文化族群的兴起.聊城文化族群受八股文化的影响,多数因科考取得功名,进入仕途而兴,又恪守儒家文化的忠孝节义等文化理念,家族内部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对外注重教化,敦睦亲邻关系.各文化大族之间遵守封建礼法,用姻亲、师友、世交等关系互相维护,用封建礼法相互制约,保持了各文化家族较长时期的传承不衰,造就了聊城文化的丰厚底蕴.  相似文献   
864.
大理茈碧回村的村民信仰伊斯兰教,为了维护信仰,村民分别男女两性开展宗教活动,增强族群认同;虽然村民在活动中不结伴,但他们却是团结在伊斯兰教信仰和回族认同下的群体.在团结中强化着回族认同.  相似文献   
865.
从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和多元经济的结合上概略介绍当前广东汉族三大民系(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866.
在对卢梭民族概念的许多阐释中,福布斯的阐释有其特别之处,他从卢梭所谓人的分裂性出发,把卢梭的前政治族群看作对这一分裂性的克服,从而把卢梭的民族定义为这一前政治的族群,因此他得出卢梭是民族主义者的结论。但通过对前政治族群之语言、风尚,及自尊性质的考察,我们认为卢梭政治哲学的出发点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前政治的族群,从这个角度看,卢梭决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相似文献   
867.
周怡 《社会》2008,28(5):165-190
本文以一个集体主义的村庄能够从毛时代到后毛时代一路走红为案例,从“红”的学术意涵“声誉现象”入手,在村庄声誉从无到有再到持续维系的过程中,探讨村庄人固守集体经济理念的内在机制。基本的叙述结论是:H村的声誉现象可以被叙述在“投资回报”的经济学解释框架里。这就是,囊括贫困与奋斗经历的投资,所产生的物质、精神、认同和外援社会资本的利益回报,一旦汇聚为村庄人强烈的族群荣誉感,便能使村庄从一个以往行政强制的、贫苦捏合的共同体,走向一个被先进声誉拥戴而自觉“先进”的整合共同体。  相似文献   
868.
多年来,华裔学者在西方学术语境下操用英语所展开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在美国学界崛起了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即华裔比较诗学研究族群,其中首席学者就是刘若愚。不同于汉语本土的国别诗学研究,华裔比较诗学研究族群的学术目的,是为了把中国诗学准确地介绍给西方学者,也是为了使中国诗学走出单边的汉语学术语境,融入世界文学理论的家族谱系,因此这就决定他们必须把中国诗学汇通与整合到西方诗学体系中,以此使西方学者能够透过其熟悉的本土诗学理论作为沟通的路径和对话的窗口,来接受与研究中国诗学,所以他们所从事的比较诗学研究是在一种颇具相当难度的汉英诗学理论话语的转换中,使中国诗学思想及中国诗学研究走向国际学术界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考量,华裔族群的比较诗学研究所操用的是一种杂混的学术英语,其中浸润着来自于中国诗学文化传统的诸种信息,而对中国汉语学者来说,这些学术信息也成为中国学者步入西方诗学体系的路径与窗口。  相似文献   
869.
徐杰舜教授主编的《族群族群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一书汇集了当下人类学研究者对族群研究的相关成果,该书按照特稿、族群概念、族群理论、族群认同、族群关系、族群文化等几个板块进行归整,是中国学界有关族群研究的最新诠释。  相似文献   
870.
<多族群语言的接触与交融--贺州本地话研究>,不仅丰富了广西语言研究的成果,而且还填补了贺州本地话比较研究的空白.该书最值得称道的是从点到面、从面到体、从体返点的研究方法.作为方言研究的课题,贺州方言在广延化和精细化方面值得作者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