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19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新年的畅想     
清晨凝望着地平线我们心中有着无限的眷恋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迎来鲜红的新年岁月年轮匆匆而转我们的真情却不曾改变畅想人生崭新的起点新年是位慈祥的母亲对我们充满阳光般的爱恋新年是位理想的师长给予我们最温馨的祝愿沐浴新年的光辉辛勤耕耘着生活的甜美让我们举起杯让心儿腾飞插图:赵航新年的畅想@张山~~  相似文献   
123.
考虑一维周期边界条件下BBM方程解的渐近行为,给出了其有限维渐近吸引子的存在性,即通过构造有限维渐近解序列,证明了该序列不会远离方程的吸收集,并在长时间后无限趋于方程的整体吸引子.  相似文献   
124.
奥曼重复博弈理论形成了一个跨越其它相关领域的视野开阔、思想敏锐和内容深刻的文献",奥曼和谢林的研究不仅解释了价格战和贸易战这样的经济冲突以及为何一些社区在运营共同拥有的资源方面更具成效,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更为我们理解国家、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冲突与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25.
老庄之道与言意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庄之道主要指宇宙本体及其永恒存在的规律 ,而意是人们对宇宙本体及其运行规律的认识 ,言又是意的表现形式。由于道本身的复杂性、精微性和玄妙性、无限性 ,人们不可能完全认识它 ,更不可能用语言完美地表现它。因此 ,言不尽意是绝对的 ,言能尽意是相对的。老庄明知道不可言却又连篇累牍言道的行为并不矛盾 ,他们在宇宙的伟力前感到了自身的渺小 ,因而在无法完美描绘彼岸世界之道的大前提下 ,勉为其难地对此岸世界之道进行了详尽描述 ,文章认为这是领会老庄之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6.
无论从创作还是接受的角度来说 ,无限都是文学性的尺度。这种无限是以有限为基础的 ,是一种“充实的无限性”。文学要达到无限 ,必须具有穿越性。本文从创作和接受、形式与内容相互对应的几个方面探讨了文学的穿越性  相似文献   
127.
论刑法学意义上的暴力犯罪——兼论无限防卫权的行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刑法典两处使用暴力犯罪这一术语.刑法学意义上的暴力犯罪同犯罪学意义上的暴力犯罪含义不同.刑法学意义上的暴力犯罪是对以暴力或暴力胁迫手段实施的某些犯罪客观方面特定情状的一种抽象.正确界定刑法学意义上的暴力犯罪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解决刑法学界关于无限防卫问题上的长期争论,对司法实践中假释的正确适用也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8.
用泛性质定义了BCI-代数的直积,并证明了直积的存在性和唯 一性。  相似文献   
129.
何冬梅 《老友》2015,(1):43
我叫何冬梅,今年75周岁。我从小对读书情有独钟,由于家境贫寒,为了要读书我曾哭过、闹过,但始终进不了学校的门槛。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12岁那年才上小学。后来因为家庭环境不允许,再加上成家、生子、身体不好等原因,我的读书梦一次次破灭。退休以后,有了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我为何不重拾58年前的读书梦呢?当时我思想斗争了很久,也失眠了好久,最后还是决心发奋读书,做出点成绩来。我刚开始执行姗姗来迟的读书计划时,端起书本看  相似文献   
130.
在司法实践中,正当防卫案件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几乎每一个防卫案件都存在争议。正当防卫问题一直是刑法学界争论比较多的问题。自新刑法公布实施以来,围绕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等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也越为激烈,特别是对新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关于无限防卫权的研究已经成为争论的重中之重。本文即是立足于我国的刑法理论,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全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无限防卫权的立法背景的介绍。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无限防卫权问题的提出,诸多的理论文献认可了无限防卫权,并且已经得到刑法学界的共识。其次,笔者主要探讨了无限防卫权设立的立法背景。第二部分介绍无限防卫权的概念及其特征。从其概念入手来阐述其意义,并介绍了刑法学界对第二十条第三款称谓上的不同意见。意在通过无限防卫权的基本概念引申出其本质属性,以便我们更进一步地把握无限防卫权。第三部分研究无限防卫权立法的理论依据。笔者从人道主义、立法的必然性、犯罪构成、立法例以及立法的合理性等五个方面深入细致地论述了无限防卫权的立法的理论依据。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论述,笔者提出了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以便司法界同仁们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使无限防卫权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得更合理、更完善,那便是笔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