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16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98篇
管理学   1120篇
劳动科学   153篇
民族学   319篇
人才学   450篇
人口学   281篇
丛书文集   3539篇
理论方法论   1925篇
综合类   9390篇
社会学   2815篇
统计学   12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575篇
  2014年   1183篇
  2013年   1076篇
  2012年   1255篇
  2011年   1542篇
  2010年   1670篇
  2009年   1360篇
  2008年   1726篇
  2007年   1255篇
  2006年   1193篇
  2005年   1168篇
  2004年   1009篇
  2003年   791篇
  2002年   663篇
  2001年   485篇
  2000年   455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描写了三位探寻自我的黑人女性形象夏娃、秀拉和奈尔 ,揭示了黑人女性寻找自我的历程 :从认同男性主体意识到反抗男权社会再到超越女性传统命运  相似文献   
32.
赵树勤的新著《找寻夏娃———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对当代女性文学的历史衍变、主题话语、语言特质、诗学模式、文体风貌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文化诠释和诗学建构 ,体现了建构中国化女性主义诗学体系的学术自觉。  相似文献   
33.
萧红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与冰心、丁玲、张爱玲等作家相比,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主要表现为三点第一,没有局限于知识女性的狭窄视野,避免陷入女性文学的精英主义误区,自觉为中国最广大下层女性代言,执著关注中国下层妇女的生存状态和人生悲剧;第二,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生命体验来描绘普通女性生存真相并对她们寄寓着深切悲悯,体现出独立、清醒、深刻的现代女性意识;第三,拓展、丰富、深化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表现内涵,提高了其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34.
由于明治以来的日本文化始终处于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前哨 ,研究日本近代文学也必须从东西文化交融这一点切入。明治文学的起点是坪内逍遥的小说改良 ,其小说改良的理论基础是进化论。但对于进化论如何影响日本近代文学的确立这一问题若明若暗 ,如今 ,在日本文学界成为反思的一个焦点 ;同样 ,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也有助于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5.
立足我国实际,从当前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发展女性高等教育的成就与优势,重点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从传统观念、社会偏见、经济因素以及女性自身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对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推进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6.
语言·命运·历史——论吉本《苏格兰的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格兰小说家吉本最著名的作品是其三部曲《苏格兰的书》。这部小说在语言的运用上独具特色 ,对女主人公命运的关注显示出这位男性作家超前的女性主义意识。而小说的叙述结构所蕴含的历史观则是进步和乐观的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以甲午战争后中日强弱关系的转换为背景 ,中日两国出于不同的目的 ,促成了近代以来大批日本顾问来华。日本顾问来华 ,对中国军事改革、军队建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而对日本扩张在华势力 ,推进大陆政策、发动侵略战争的作用则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38.
论《世说新语·贤媛》之"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世说新语.贤媛》中女性的特征,指出了“贤”之一字不同于封建礼教所要求的新的内涵,并阐述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以及这种新的审美理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明治维新后,日本在文学方面第一感兴趣的是英国文学,第二是俄国文学,其后是德国文学。1884年歌德的《列那狐》由翻译家井上勤翻译过来,书名曰《德国怪狐的审判》,童话作家严谷小波通晓德语,向日本介绍过德国童话。森鸥外留德归来,开始大量评介德国文学。霍夫曼、莱辛、克莱斯特等作家的作品被鸥外译进国门。森鸥外与“新声社”同仁出版的译诗集《于母影》收入的歌德诗歌,刺激了日本年轻诗人们的内心生活。1893年1月,《文学界》创刊,聚集了一些崇拜鸥外的青年作家,他们都受到歌德的影响。尤其是《少年维特之烦恼》对日本青年作家的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40.
小刀 《女人世界》2005,(8):58-60
人与生俱来的色调(肤色、发色、眼睛的颜色)与大自然的色彩特征相吻合,有冷、暖之分。穿冷色调的衣服却配了暖色调的首饰,戴了24K黄金项链却配了副银色耳环,这是服饰搭配的大忌。而首饰的色彩也有冷暖之分,选择首饰的色调与选择服装的颜色一样,都取决于你身体的自然色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