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6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55篇
劳动科学   48篇
民族学   96篇
人才学   10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745篇
理论方法论   422篇
综合类   1516篇
社会学   285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历组卜辞中的“日月有食”卜骨根据历组卜辞的分类分群,从其字体特征看,应属历组二B类丙群,时代上应属祖庚后半期。“日、月有”卜骨分“日有”和“月有”,前者次序由历组卜辞二B类乙群到二B类丙群;后者属历组卜辞二B类乙群。两者时代为祖庚中晚期。  相似文献   
82.
后危机时代中日经贸结构的动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日经济体为主的东亚地区经济已经形成了功能性较强的国际分工网络,这一机制使得中日经济在此次世界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东亚生产分工网络的推动下,中日贸易通过中间产品贸易的形式表现出了回归稳定的一种走势,这种网络功能在遭遇外部冲击或经济恢复时,起到了抵御风险的作用.因此,作为主导国家的中日之间也形成了功能性的相互供给机制,增强了两国经贸关系的稳定性.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虽然有时可能会给中日经贸合作带来冲击,但更重要的是它也带来了中日经贸结构的战略调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中日经贸未来一个时期将会迎来总量的更大突破和更高的结构性升级.  相似文献   
83.
孙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他系统总结了前人丰富的作战经验,探讨了如何取胜的各种战术,发现了许多有关战争的客观规律,其军事理论中同时蕴含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受儒家思想熏陶,《孙子兵法》中"仁"、"善"的伦理内容十分丰富,是构成孙子哲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4.
日本有相当多关于唐代杨贵妃东渡日本的传说。一些日人相信这些东渡日本的传说,而且还提供文献及遗迹作佐证。杨贵妃在日本是个千面佛,以日本神祇、观音、天仙、政治家、难民及女刺客等不同身份出现。日本的杨贵妃传说虽然流于荒诞,但背后有丰富的历史意义,有助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如何在日本被本地化。在日本流传的诸多杨贵妃传说中,热田神宫版最具创意及影响力,在日本思想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都很有意义。将杨贵妃当作是日本天神的化身,以保护日本是集中古以来流行的本地垂迹说及护国思想。这种思想将中国传入的东西本地化,将中国的东西挪用,变成日本自己的东西。日本中世以至近世热田神宫的杨贵妃传说令中国人眼中的红颜祸水摇身一变成为护国神明。日人崇拜杨贵妃并非因为她是中国人或是基于中国崇拜的心理,而是因为她是日本神祇的化身,所以与民族认同不但没有冲突,反而强化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85.
李怡 《社会科学研究》2008,12(2):163-169
在中国近现代学人的留日史与现代思想发展史上,1912年前后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时问点,在此前后的留日学人受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日本体验.此前的留日学人的日本体验其实就是日本社会文化的现实经验与建立民族国家这一中国目标的一种感性对话,而此后留日学人的日本体验则更多表现为日本社会的个人生存状态与留日学人自我的生存遭遇之间的感性对话.前期创造社作家群绝大多数是在1913年以后留学日本的.与梁启超、鲁迅兄弟等学人的"日本体验"不同,创造社作家更直接地陷入到了个人欲望的纠缠与挣扎之中.这一方面属于日本大正时期的"成金"刺激的结果,另一方面却也交织着个人生存的种种艰难与屈辱.以个人欲望为基点的日本体验构建了中国新文学作家精神世界中新的个人/国家的关系模式.这一模式,影响着创造社作家们自我实现、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方式,其动力、活力与问题局限都在其中.  相似文献   
86.
屈原生卒年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考证发现:屈原应生于苗历公元前355年即(丙)寅年子月二十七日(庚寅日),即楚宣王十四年,公历是公元前355年元月二十七日,卒于公元前278年即(癸)末年午月午日(楚顷襄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78年七月七日,享年七十七岁.  相似文献   
87.
简论梁启超新民的日译西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凭依日译西学,梁启超提出了铸造近代新型国民的方案,即“新民”。新民方法之一的“采补其所本无新之”的日译西学内涵主要体现在:独立自助与自由精神、民权思想、文明进化与公德意识。这些内涵主要取道于日本思想家中村正直、中江兆民、福泽谕吉等的译著与思想,其目的在于以西方的国民精神来改造国人,提升国民道德水平,能与列强“相埒”。  相似文献   
88.
图像与思想的互动:饕餮纹内涵的转衍和射日神话的产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厚明 《学术研究》2006,1(7):86-91
饕餮纹是中国上古艺术史中最为常见的表现题材。作为一种观念存在与文化认知方式,它的意义存在于历史当中并随着时代和文化的迁替而变化。有商一代,作为祖神象征符号的饕餮纹与其转衍形式——龙纹、鸟纹构成了青铜器纹样独特的图像志景观。两周及秦,随着政权的变更以及祭祖仪式中心从宗族庙堂向家族墓地的转变,饕餮纹、龙纹和鸟纹在指向意义上也发生转衍:前者逐渐被塑造成“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的恶人或异族首领形象;后者则被统治阶级合理地加工改造,其中,龙纹逐渐成为统治者最高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符号;而体现商代宗族组织结构的“十日”庙号制度也被一个“太阳鸟”的观念所取代,汉代羿射九日神话的产生,正是这一历史变迁“神话化”的象征隐喻。  相似文献   
89.
现有研究未对道家的真乐和俗乐加以区分,导致得出道家否定人生幸福的错误结论,故有必要厘清真乐和俗乐两者的区别和联系。道家真乐是指依靠内在精神自我激发而引起的快乐,俗乐是指由外部的物质或精神因素刺激而产生的快乐,两者构成价值上的对立,但在现实中共存。以真乐为人生目标能促使人的物质欲望提升为精神追求,最终达到与道合一的至乐境界,这是一个使人生趋于圆满、社会趋于和谐的精神修养过程。因此道家认为真乐优于俗乐,是具有真正价值的人生快乐。  相似文献   
90.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由于浙江与日本贸易结构的特殊性、对日出口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劳动成本的巨大差异等等 ,汇率变动对浙江对日出口的影响甚微。然而 ,这一观点缺乏统计的检验。本文分析表明 ,日元汇率变动与浙江对日出口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 ,并具有明显的持续半年左右的影响时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