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84篇 |
免费 | 97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6篇 |
劳动科学 | 8篇 |
民族学 | 63篇 |
人才学 | 72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869篇 |
理论方法论 | 131篇 |
综合类 | 3240篇 |
社会学 | 269篇 |
统计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82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65篇 |
2016年 | 99篇 |
2015年 | 145篇 |
2014年 | 209篇 |
2013年 | 215篇 |
2012年 | 253篇 |
2011年 | 372篇 |
2010年 | 302篇 |
2009年 | 374篇 |
2008年 | 356篇 |
2007年 | 312篇 |
2006年 | 275篇 |
2005年 | 261篇 |
2004年 | 220篇 |
2003年 | 212篇 |
2002年 | 188篇 |
2001年 | 194篇 |
2000年 | 113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汉英语法对比分析在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昌硕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3(1):125-126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汉语和外语的对比研究和教学已得到了普遍重视。在教学中运用汉语和外语的对比 ,可以发现外国人学习汉语时所容易犯的有规律性的错误 ,以提高教学的预见性 ,从而解决外国学生母语的干扰问题。吕叔湘先生在《通过对比研究语法》一文中说 :“我们教外国学生 ,如果懂得他的母语(或者他熟悉的媒介语 ) ,在教他汉语的时候 ,就能了解他的需要 ,提高教学的效率。”可见汉语和外语的对比分析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而国内高校中文专业的现代汉语课堂教学 ,一般不太重视汉语和外语的对比分析 ,因为汉语就是学生的母语 … 相似文献
52.
白平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目前汉语语法的分析单位有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句群等。这些单位普遍存在着定义难、划界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更换汉语的分析单位的构想,主张换为词、词语、语节等单位,并对这些单位的定义与划界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53.
从20世纪60年代起,乔姆斯基的”心智主义”语言观对语言学和心理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走出了行为主义的条框,转而研究语言活动的内部过程和机制。由于乔姆斯基的论敌怀疑转换成语法的心理现实性,许多心理语言学家,甚至乔姆斯基本人都试图以实证的方法为“心智主义”语言观寻找支持,对生成语法的心理现实性研究贯穿生成语法所历经的短语结构语法、标准和扩展标准理论、管约论等阶段。近二十年的失语症研究结果直接或间接地为“心智主义”语言观某些基本假设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54.
李仙娟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8,(11)
山西临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它有相当丰富的重叠式,且形式又不单一。本文着重论述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及量词重叠式的构词特点、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并对重叠后伴随的连读变调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5.
56.
57.
李晓丽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1,13(1)
以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商务合同中的名物化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了名物化在商务合同中的语篇功能,并分析名物化在汉译过程中的处理方法,从而得出了一些新的商务合同汉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8.
周开鑫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39-41
对我国当代最具权威性的英语语法著作《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作了一分为二的评析 ,在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的同时 ,指出了该书在理论观点上的纰漏、结构编排上的不足 ,以及其他一些疏误。 相似文献
59.
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登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4):86-90
介绍和评述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普遍语用学的研究任务、基本特征、理论依据及交往理性.哈贝马斯是通过借鉴当代语言学理论和分析哲学的观点,提出了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的普遍语用学,为其交往行为理论奠定了哲学基础,并由此实现了法兰克福批判理论的语言论转向. 相似文献
60.
通识教育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青春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153-156
通识教育是培育大学精神极其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核心地位远未确立。通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远未为社会大众、高校教育管理者、广大大学生甚至部分大学教师所认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大学通识教育所要达至的大学精神中所蕴含着的普遍主义理念和"大爱"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缓解目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