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55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3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241.
利用广义Riccati变换、积分平均技巧及直接分析方法,研究一类具连续偏差变元与阻尼项的偶数阶中立型时滞微分不等式,得到了该时滞微分不等式没有最终正解的一些新的充分条件,所得定理拓广和改进了最近文献的结论.  相似文献   
242.
诸多商家在认定自己享有"最终解释权"的前提下推出了诸多促销活动,并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但事实上,某些商家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诚实守信原则和法律规定,严重污染了消费环境.应如何理解"最终解释权"?本文从事实和法理角度对此现象与本质、适用法律与法理进行阐析,从而得出结论:"最终解释权"应由司法机关依法解释.  相似文献   
243.
"人文合一"的宿命悲剧--从祥子的堕落到老舍的自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祥子堕落根源的深入辨析,会发现一种更深层的悲剧意蕴;通过对老舍死因的再度追问,会体味到他那因“靠近”与“游离”的不同创作态度而产生的创作实绩互成反比的矛盾与困惑;祥子的堕落与老舍的自沉,也由此具有了一种“人文合一”的、带有宿命色彩的悲剧意蕴。这将带给我们更大的震撼和反思。  相似文献   
244.
毕飞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令人瞩目,作者以冷静、细腻的笔法朴素地描绘女人生活,写女人的欲望、挣扎和女人之间的冲突,透过对女性心灵轨迹的剖析,关注女性生存空间对女性文化心理的影响和制约.作者反复书写"伤害"这一创作主题,同时执着地探究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并将其归究于深奥莫测的命运力量.  相似文献   
245.
包树望 《理论界》2012,(4):115-118
在雅文化层面的儒家道德意识的影响下,恩报观念主要有施恩不望报和受恩必报两种恩报原则,这在"三言"中多有表现。但"三言"作为俗文化层面的文学代表,底层民众的功利主义和主客观的双重柔弱等决定了其恩报观念更多的是受到俗文化层面"道德宿命意识"的支配,对恩报难相继、德福不相配的现实予以扭转,形成了俗文化层面的道德宿命的恩报观,如恩报必相继、施恩报恩必有赏、忘恩负义必有罚等。依照所依靠的外界力量的不同,其恩报模式可分为五类,其总的心理特质是功利化、宿命化和宗教崇拜式的期待、验证等,此恩报观进一步表现在历史恩报故事中。"三言"中部分篇目的恩报观念中道德宿命的成分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且更富有道德主体意识和悲剧精神,从而使其拥有了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进入"三言"第一流作品行列。  相似文献   
246.
孙越川 《社会科学家》2012,(1):116-118,126
"再生"是中国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母题类型。在内涵上经历了从神话时代积极地对抗,到传统古代小说中因果报应的轮回转世,再到现当代小说中消极地宿命循环,从"乐"到"理"再到"悲"的过程。它以中华民族的上古神话为源头,在发展过程中既伴随着佛教和基督教的强势渗透,又时时激荡着中国人对生命的认知和发展,最终成为稳定而又富于变化的经典母题。  相似文献   
247.
王海明 《东南学术》2005,(1):128-138
道德终极标准是产生和推导其他一切道德标准的道德标准,是解决一切道德标准冲突的道德标准,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该遵守而不应该违背的道德标准,因而也就是绝对的道德标准.它是由若干标准构成的道德标准体系:一个总标准和两个分标准.总标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循的道德终极标准: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分标准1,是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而可以两全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亦即所谓的帕累托标准;无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分标准2,是在人们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它在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表现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标准;而在自我利益与他人或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表现为"无私利他、自我牺牲"标准.  相似文献   
248.
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与上市公司绩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文以2004年沪市的74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上市公司控制类型分成4类:政府控制、家族控制、广泛持有及其他。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高,财务绩效越差;家族控制公司比政府控制公司具有更高的分离系数和更复杂的金字塔结构,整体上家族控制公司比国有控制公司绩效更差;家族控制公司分离系数与公司历史和规模显著相关。此外,还发现中小股东对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的约束力量有限。  相似文献   
249.
《俄狄浦斯王》艺术上的完美,为索福克勒斯挣得“悲剧中的荷马”的不朽声誉。《俄狄浦斯王》艺术上的成就体现在三个方面: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的布局;结构性反讽及其四大构成要件;作为主人公内驱力的心理的宿命惯性。  相似文献   
250.
司法审查是WTO规则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中国政府已承诺建立与WTO规则相符合的司法审查制度。司法制度的构建有赖于司法理念的支撑。在WTO的全部法律文本中凝聚着一系列当代司法的基本理念,厘清这些司法理念,对于确立当代中国的司法理念,构建符合WTO规则的中国司法审查制度,进而使中国真正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主流,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