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6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371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通过建立完全信息无限次重复博弈民间借贷模型,基于村庄治理理论,研究了传统农村民间借贷稳定运行的内在原因,认为正是村庄治理的两大作用:信息形成和违约惩罚,抑制了传统农村民间借贷风险,维持并促进民间借贷的稳定发展。因此,认为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的传统农村民间借贷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借贷形式。  相似文献   
92.
正在河北某村庄,村委会建立了一整套集体会议决策制度,即凡事均需经过村两委的例行会议讨论决定,此举也被上级树立为村庄治理制度建设的典型。一次,该村庄申请到上级拨款,用于建设村庄互联网入户工程。该村有6个村民小组,其中5个小组集中连片(当地称为"主村"),而第6小组处在离主村8公里的山沟里。村两委会议讨论决定,该笔拨款将按各小组的人口数量平均分配,并由各小组分别负责自己的网络设施建设。得知此决定后,第6小组村民感觉不公,联名向村两委反映:这一分配方案没有考虑到第6小组距离远、山上铺设网络设施成本高。而村长反馈说,"此建议的确有道理,但是此事已经上会讨论并做出了决定,无法更改,在今后的资金分配中,村两委会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93.
论农村政策基础研究--对当前中国农村研究的反思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以实证材料为基础的中国农村研究,主要是以与西方对话为特点的农村学术研究和以总结推广农村实践经验为特点的农村政策研究.这两类研究的共同弱点是,缺乏对中国农村社会状况尤其是其非均衡状况的关注.通过研究农村政策在农村实践的具体机制及后果,以理解中国农村非均衡的内部结构,从而将抽象的中国农村具体化,可以构成农村政策基础研究,从而为农村政策研究提供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94.
江西省赣州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的产生、发展是对中国村治传统的成功借助和根本改造,是赣州农村内部的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对中国乡村民主治理的重要制度创新。它不是对现有村庄“两委会”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的解构,而是对现有村庄治理制度的一种有益补充。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应努力保持和强化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作为村“两委会”领导下的村庄民间自治组织的本色,疏理和划清村“两委会”与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的相互职责边界,加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内部的制度建设和自身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95.
"人情"是中国民间的一种普遍习俗,有着经济互助和社会整合功能。当前宁波农村的仪式性人情正日益丧失这些功能。由于仪式性人情场合的送礼数额非常高,招待客人的酒席标准也很高,处于村庄底层的村民根本操办不起,也无法广泛参与。因此,仪式性人情越来越成为村庄富裕阶层和小康阶层的"表演",中间阶层可以勉力参与,贫弱阶层只能退出。人情越来越成为村庄经济分层的社会确认方式,并异化为阶层排斥的一种手段。这固然因为宁波村庄内部出现了经济分层,也因为村庄内部不存在强大的内生结构性力量。  相似文献   
96.
经济转型的社会影响及其机制,因地区和时期的不同有很大差异。本文基于苏南某村的实地调查资料,对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村庄公共权威的边界、结构和领域进行考察。我们发现,在改制之后的苏南农村,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村庄公共权威经历了以“私营化”为表征的蜕变。具体来说,这样的公共权威“私营化”过程又体现为在公共权威的边界、结构和领域三方面的权力分散、精英分化、责任收缩的过程。而作为蜕变结果的新的村庄公共权威的形成及其经营策略,不仅受到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私有化过程)的影响,而且受制于干部的选拔培养等既有社会政治制度。通过从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到市场转型时期的历史对照,村庄公共权威的蜕变从一个侧面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个比较的框架。  相似文献   
97.
湘南山区“边缘村庄”搬迁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湘南山区"边缘村庄"数量多、人口多,工作量大,任务紧迫,但缺失统一的规范性文件来指导搬迁工作。现今的搬迁现状令人堪忧,制定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搬迁政策迫在眉睫。未来政策应考虑目前的现状、农户困难,体现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统一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分类搬迁与标准统一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具体包含国土、林业、民政、教育、医疗、电力等一系列的扶持措施。另外,工作人员的权力、义务和责任、纠纷协调和权益救济渠道是搬迁工作的法律保障利器。  相似文献   
98.
农民对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政策有着不同的理解,这集中表现为对土地调整的强烈诉求.但是,随着村庄利益分化的加剧、村庄治理环境的改变,30年不变的政策逐渐具有了被严格执行的社会基础.显然,这种土地制度形态的形成并非是农民基于生产需要而主动要求的产物,而是国家政策塑造的结果.这种产权的建立方式在完成国家总体战略的同时,也有脱离农村社会的危险.为此,土地制度转型需要以时农村社会的理解以及农民到底需要什么的深刻认识为前提.  相似文献   
9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应急于求成。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必须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新农村的"新"并不是建多少新房,而是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各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梅州市平远县高度重视老区建设,按照对老区建设采取计划、资金、排忧解难三优先的办法,从资金、结构调整、生活环境、医疗条件、基础设施、劳动力转移、村庄搬迁、民生保障、千干扶千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