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74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在丰富的秦简、楚简材料的基础上,秦简牍文和楚简帛文的断代研究已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更多出土文献的发布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或对已有结论有了新的补充,或又发现了新问题。其中,两类文字的比较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而且秦简牍文和楚简帛文的比较研究还相当薄弱。  相似文献   
82.
由施耐庵和罗贯中创作并最后定稿的《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明代万历初年开始出现的简本《水浒传》插增了田、王二传。田、王二传是否为罗贯中增补,这是重大问题。由高儒著录的署名“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的百回本《忠义水浒传》是今知明代最早的版本。根据考证,它应当就是施、罗创作定稿的原本。在明人有关史料中对施、罗原本或早期本从未有田、王二传内容的记述,《水浒传》书中的谒语、真言却反证了《水浒传》成书前的早期本和原本不曾有田、王二传部分。简本晚于繁本,系对繁本加以删削又插增田、王二传而成书。现存最早的简本“插增本”(残本)的刊行者就是插增田、王二传的始作俑者。罗贯中下距“插增本”成书二百年之久,田、王二传的增补与罗贯中无关。简本和“全传本”田、王二传中的许贯忠及有关描写,被作为提出“罗贯中虚像”说的依据,但此依据在籍贯、身世经历、地理名称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不能自圆其说。用仙道梦境描写印证“虚像”说的做法实不可取。  相似文献   
83.
任何艺术,都有自己产生的社会基础,要理解一个时代和地区的艺术,就首先要了解这个时代和地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秦汉时期的甘肃,地处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受其特殊的地理、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文化具有多源性文化特点,集南北东西诸方的先进文化因素,使得其文化因素呈现出多源性特点,文化内涵是多元的。秦汉时期甘肃的漆器艺术。其造型和纹饰等夹杂着楚文化、儒道思想等多重因素、是多种文化因素共同的结晶体。  相似文献   
84.
《中州学刊》2001,(4):100-105
本文通过比较<老子>简本与帛书本及今本之间存在的一些重大差异,指出帛书本的形成是后人对简本改造和整理的结果.这一过程约完成于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此一时期可以称之为今本<老子>的"滥觞期”.帛书本所代表的传本,初步奠定了今本的面貌,因此在<老子>文本的流传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85.
李倩 《江汉论坛》2001,(12):44-46
楚人招魂的内容和形式、语言和意向都有着强烈的地域性色彩.楚人招魂的传承性、民俗性特征较为鲜明,是楚巫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86.
学界对于“步”“埠”是古汉语词还是古越语词争议颇多,结合古汉语文献、汉语方言、当今地名,试图探究“浦”“步”“埠”的词源,认为“浦”是古吴楚语方言词,与越语中表“渡口”“竹筏”的词以及“虚(墟)”有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87.
楚帛书四季神分别为句芒、祝融、蓐收和玄冥,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与当时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句芒为生育之神,萌生万物;祝融为火正,安排农事;蓐收为农神,教民收敛;玄冥为水神,防治治水.其神话原型分别是商祖契、楚祖祝融、周祖弃以及夏祖禹.楚帛书内容不仅反映出楚先祖祝融“绝地天通”宗教改革的客观文化背景,而且反映了楚先民原始农业特点.  相似文献   
88.
臧克和  王平 《学术研究》2002,(8):155-156
上海博物馆最近公布了该馆所藏并整理的一批“战国楚竹书”材料。编者称 ,其中有先秦音乐的内容如《孔子诗论》、《诗乐》和几篇未见于《毛诗》的诗篇。今本《诗经》以《国风》、《小雅》、《大雅》和《颂》为序。竹书《孔子诗论》中的序列与此恰相反 ,称为《讼》(颂)、《大夏》(夏、雅通)、《小雅》和《邦风》。《诗论·序》论次也和今本《诗经》的大序相反。许多诗句用字和今本《诗经》不同。竹书《孔子诗论》没有今本《诗经》小序“刺”、“美”的内容(《楚竹书·序》)。由此也可窥见传世文献未曾记录的两千多年前的《诗》篇和“孔子诗论”内容。本文结合古文字、古文献的考释 ,作些初步讨论。这里发表的是第三部分  相似文献   
89.
文章认为中国长城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河南南阳,并在战国时期发展到中原和北方.南阳楚方城就是楚长城,南阳楚长城是中国长城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90.
由楚竹书孔子论诗来看,过去人们关于《诗经》的一些争议和疑议可以得到澄清。孔子只按风雅颂来讲授诗的思想内容,而未言及赋比兴,可见赋比兴并非诗之“异体”;关于雅命名之意义的说法中,《毛诗序》讲的合于编诗古义;竹书证明,司马迁关于孔子整理诗的说法是可信的,《毛诗序》与司马迁关于孔子编诗之义的说法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