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250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325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辨骚》作为《文心雕龙》之“文之枢纽”的有机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刘勰的文学发展史观,其意义在于和《宗经》篇构成互补。即既主张原道、征圣、宗经,又肯定文学必须发展变化;既主张以儒家经典为评判后来文学优劣的尺度,又肯定文采之不可少。正是着眼于楚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价值,刘勰给《离骚》以至楚辞极高的评价,并与其文学思想有着内在的一致。  相似文献   
82.
文化人类学与神话-原型批评给萧兵重要的思维启示。萧兵创造性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理论的精髓,把它的方法内化为一种学术思考境界,铸造了一种源于中西学术文化理论滋养又扬弃二者弊端和局限的崭新的学术话语。  相似文献   
83.
楚辞》在韩国三国时期传入朝鲜半岛,被当时文人所广泛传诵。现存韩国诗话及诗歌中记载了朝鲜半岛在高丽、朝鲜王朝时期诵读《楚辞》的风气。韩国古代文人不仅借诵读《楚辞》来抒发自己的忠君爱国之心,还将屈原的精神与楚辞的形式、风格融入诗歌创作之中。此外,韩国古代学者在《楚辞》的考证、注释等方面也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84.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入华,出于“知识传教”的目的,以学者身份进入中国,接触并引用《楚辞》传教,并以天主教教义解读《楚辞》,乃至译介《楚辞》以推寻教义,从侧面推动了《楚辞》的传播与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宇宙体系与天文、地理知识为中国学者解读《楚辞》提供了新材料与新视野,明代万历以后部分《楚辞》研究著作中已然渗入西方天文学理成分,清代《楚辞》研究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这一时期注家或援引西学以证己说,或广征材料以备参详,明清之际楚辞学新变建立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基础之上,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果。  相似文献   
85.
蒋氏著述多有创获,其一系列论著基本上沿着陈寅恪先生的治学模式对文史通融型方法进行了透辟的分析和实际运用,尤其对楚辞学的研究,在八十年代的楚辞学领域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6.
《离骚》从主题上看,表现了屈原既放、进退无着之时,悲愤交加、神思恍惚、灵魂漂游、求索的过程;从语言上看,它采用了大量南楚方言词汇;从句式和诵读节奏看,它初步形成了楚辞体诗歌的艺术特征,与屈原放逐沅湘初期的其他骚体诗艺术风格相近。这些都说明,《离骚》是屈原被怀王放逐江南时创作的作品。屈原很有可能在怀王期间就曾被流放到江南,襄王时期再次被南逐,而不是像过去论者所推测的被怀王疏远而漫游汉北。  相似文献   
87.
陈良武 《云梦学刊》2011,32(5):33-37
2011年6月4日至6日,中国屈原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福建东山岛举行。大会由中国屈原学会、漳州师范学院、东山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东山县委宣传部联合承办,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两岸关系理论漳州研究基地协办。来自两岸三地及日本、韩国四十余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一百三十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学术论文一百二十余篇。  相似文献   
88.
鲁涛 《云梦学刊》2011,32(5):37-37
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吴广平教授注译的《楚辞》一书作为岳麓书社出版的“古典名著阅读无障碍本”丛书之一种已于2011年8月出版。全书共45万字。根据此套丛书的编辑宗旨,  相似文献   
89.
骆宾王能够在虚浮纤弱的初唐文坛有所突破,创作出颇具“骨气”的诗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创作中对《楚辞》的自觉接受。对《楚辞》的接受,不仅增强了骆宾王诗歌的情感力量,也丰富了其诗歌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90.
战国中后期,秦楚尖锐对立,楚怀王成了被欺诈、被侮辱的悲剧形象,楚人蒙羞,啣恨百年,不忘报仇雪耻。此乃《招魂》、《大招》和以“存君兴国”为主旋律的屈原作品得以传播的社会基础。 '楚人高其行义,玮其文采,世相教传 ',汉代人的记叙必有事实依托,但具体细节莫可踪迹。在楚辞文本传承、解说衍生、诵读不辍诸方面,贾谊、刘安、司马迁、刘向、王逸、郭璞、刘杳、刘勰、萧统、智(道)、公孙罗、李善、五臣、王勉、大江匡衡(日本)诸先贤在楚辞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