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一、"民胞物与":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智慧人类源于自然,是自然生命体的一部分,本能地同自然有一种亲近感与和谐一致性.人类与宇宙的这种一体性,是人类信仰本性的根源,是"万物一体"、"民胞物与"这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智慧的心理文化基础.在古人眼里,天、地、人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人类的使命不是盲目的征服自然,而只能是"参赞化育",即参与到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命流行中,求证至上的天道,反映、参悟这一巨系统,让自然万物包括人类按照天道自动自发的"化育",人类和自然建立一种完美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22.
中国古典哲学把天人合一作为生命的最高境界,并在对生存意义的不断扣问中追究实现生命极境的路径。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也在追索同样的问题。这些关于生命整体和谐性与自由超越性的探索,对人类的生存与未来发展无疑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世人皆为同胞、万物俱是同辈的理念正是儒家仁政爱民思想的体现。赵蕃的田园诗,再现了南宋中、后期农村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农人快乐的劳动场景,也反映了农民劳动生活的艰辛,更有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渴盼神灵降福而举行的祈雨仪式,充分反映了诗人民胞物与的情怀,代表了宋代士人仁政爱民的政治理想,具有鲜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主义特点。 相似文献
24.
阚红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3):7-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向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资源。宋明新儒学作为国民心理结构的重要奠基,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农民的思想和生活。借鉴和弘扬新儒学中的"克己复礼"、"格物致知"和"民胞物与"等思想观念,将对现代农村和农民的道德生活、科学理性以及社会关系建设,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5.
爱从道德上有其固有的发展逻辑,这就是自爱——仁爱——兼爱——民胞物与之爱。所谓自爱,就是指自己对自己、个人对个人的爱;所谓仁爱,就是指爱人;所谓兼爱,就是指不分人我、不别亲属、无所等差地爱一切人;所谓民胞物与之爱,就是指普天大众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宇宙万物皆是我的同伴。这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持续不断的永恒发展过程。爱的道德之境是无止境的,但是每前进一步一定是无比幸福的。 相似文献
26.
27.
樊小贤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66-69
解读和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摆脱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来说,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将古典文本与现代观念相结合,对张载提出的万物“相感而应”,人须“立天地之大义”、“顺而不妄”的直觉意识,“大其心”、“体天下之物”、“民胞物与”的人道情怀,遵“天道”以求“天人合一”的道德理想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和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精神养料。 相似文献
28.
张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8-53
宋代张载从“天人关系、人物关系、人世关系”三个维度阐述“民胞物与”思想,其核心思想就是爱人爱物,这种生态伦理思想是宝贵思想资源。随着人们在自在世界和人化世界的中心主体地位不断巩固,形成以满足人们需要和利益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观,“越富越光荣”的财富伦理和农民的利己主义导致农民在追求财富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伦理。农村生态伦理教育方面欠缺制度保障,尚未形成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和村民主体协同配合,这些因素共同制约“民胞物与”融入农村生态伦理教育。农村生态伦理教育需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要在主体上注重协同性,在内容上注重通俗性,在方法上注重实践性。“民胞物与”的思想精华需要与时代诉求相对接,融入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中,融入农村生态伦理教育宣传中,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29.
“民胞物与”体现了对人与万物宽厚博大的爱,蕴涵着深刻的生命体验和生态关怀意识,是一种深生态智慧的表现。正是“民胞物与”生态精神的影响,中国艺术总是将文艺生态与生态审美叠合起来,诗意化地感悟自然,深层次地体味人的生存魅力,追求艺术的天地境界,回归生命的本然状态。 相似文献
30.
吴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75-78
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形态,其中蕴含着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同进化的价值观念。它提倡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体的"天人合一",主张人与万物共存并生、协调发展的"民胞物与",以及赞赏爱物惜物、自然资源良性循环的"成己成物"等,为当今人类怎样同自然界和谐共处、走向共同进化的新文明提供了路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