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建立民营银行是打破银行业国有垄断局面的手段之一,但在目前的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中存在最低资本要求过高,资本形式过于单一,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核不合理,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自由裁量权行使缺乏依据等一系列问题.要发挥民营银行的作用,必须对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进一步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2.
在中国金融业逐渐开放的今天,外资银行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从短期看,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民营银行的市场份额影响不很显著;从长期看,随着外资银行介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深入,中国民营银行现有的在本土的比较优势将逐渐淡化并趋于消失。本文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营银行如何调整自身,做好准备,来决定能否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93.
在入世5年过渡期过后,如今我国银行业已对外资全面开放。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内开放却步履缓慢,如履薄冰。发展民营银行对于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加速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在充分认识民营银行潜在风险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市场准入进行审慎的法律规制,以保证民营银行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民营银行存在的必要性日渐凸显。中国近代民营银行曾辉煌一时,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资本实力上都在当时银行界占据主导地位。在短短五十余年的经营发展过程中,民营银行对中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并留下了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宝贵财富。因此,研究近代民营银行发展路径,解析其管理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能为现阶段探索和发展民营银行业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5.
“中国不缺银行,更不缺小银行,且民营银行也不一定能真正提高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效率。”事实上,“金融国十条”本意是让民营银行来丰富中国银行业结构,而非中国金融体系真正急需民营银行来调结构、稳发展。  相似文献   
96.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和金融服务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农村融资现状和客观总结民间金融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民营银行是搞活农村金融、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的观点。  相似文献   
97.
随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门槛的降低,社会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民营银行。笔者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民营银行的内部的优势、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指出民营银行应该采取SO+ST战略。  相似文献   
98.
2014年3月11日,银监会公布了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名单,首批5家民营银行将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开展试点,商汇、华北、均瑶、复星、阿里巴巴、万向、正泰、华峰、腾讯、百业源等民营资本参与试点工作.此前,各界对是否开放民营银行看法基本一致,但对于是存量改革还是增量改革则存在激烈争论.这次由银监会牵头的民营银行推进工作显示,民营银行的开放仍然采取了增量改革为侧重点的方式。  相似文献   
99.
长三角瞭望     
我国成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2013年,我国大宗电子商务的交易额突破10万亿元,相当于社会消费总额的10.9%,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2014年上半年,电商市场的规模继续扩大,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30%,相当于上半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3%。长三角产权市场建立一体化交易平台8月13日,苏浙沪皖三省一市20家产权交易所最新确立了合作发展行动方案,建立长三角一体化交易平台,统一交易规则。业内专家认为,产权市场应  相似文献   
100.
王慎之 《求是学刊》2003,30(2):50-54
21世纪是金融世纪,金融是现代产业活动的中心,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民营银行的诞生.文章从民营银行的理论分析、民营银行的实证考察、民营银行的战略选择三个方面,对民营银行在我国建立的理由、条件,中外历史经验以及发展的目标模式做了分析考察.民营银行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融资、投资和支持产业活动,而且在于实现公民产权,实现向有产者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