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建立民营银行是打破银行业国有垄断局面的手段之一,但在目前的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中存在最低资本要求过高,资本形式过于单一,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核不合理,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自由裁量权行使缺乏依据等一系列问题.要发挥民营银行的作用,必须对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进一步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2.
在中国金融业逐渐开放的今天,外资银行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从短期看,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民营银行的市场份额影响不很显著;从长期看,随着外资银行介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深入,中国民营银行现有的在本土的比较优势将逐渐淡化并趋于消失。本文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营银行如何调整自身,做好准备,来决定能否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93.
在入世5年过渡期过后,如今我国银行业已对外资全面开放。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内开放却步履缓慢,如履薄冰。发展民营银行对于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加速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在充分认识民营银行潜在风险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市场准入进行审慎的法律规制,以保证民营银行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民营银行存在的必要性日渐凸显。中国近代民营银行曾辉煌一时,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资本实力上都在当时银行界占据主导地位。在短短五十余年的经营发展过程中,民营银行对中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并留下了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宝贵财富。因此,研究近代民营银行发展路径,解析其管理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能为现阶段探索和发展民营银行业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5.
“中国不缺银行,更不缺小银行,且民营银行也不一定能真正提高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效率。”事实上,“金融国十条”本意是让民营银行来丰富中国银行业结构,而非中国金融体系真正急需民营银行来调结构、稳发展。 相似文献
96.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和金融服务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农村融资现状和客观总结民间金融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民营银行是搞活农村金融、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的观点。 相似文献
97.
随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门槛的降低,社会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民营银行。笔者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民营银行的内部的优势、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指出民营银行应该采取SO+ST战略。 相似文献
98.
2014年3月11日,银监会公布了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名单,首批5家民营银行将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开展试点,商汇、华北、均瑶、复星、阿里巴巴、万向、正泰、华峰、腾讯、百业源等民营资本参与试点工作.此前,各界对是否开放民营银行看法基本一致,但对于是存量改革还是增量改革则存在激烈争论.这次由银监会牵头的民营银行推进工作显示,民营银行的开放仍然采取了增量改革为侧重点的方式。 相似文献
99.
100.
21世纪是金融世纪,金融是现代产业活动的中心,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民营银行的诞生.文章从民营银行的理论分析、民营银行的实证考察、民营银行的战略选择三个方面,对民营银行在我国建立的理由、条件,中外历史经验以及发展的目标模式做了分析考察.民营银行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融资、投资和支持产业活动,而且在于实现公民产权,实现向有产者转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