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7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36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411篇
社会学   146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在中国富豪群体近年不断高涨的移民热情面前,是主要一线移民目的国纷纷调高门槛的严峻现实。或许投资移民大军需要重新审视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投资蓝海,而国内也需要进一步改善经济金融投资环境、气候环境,让更多想走的人最后留下来。  相似文献   
922.
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新 《文史哲》2002,(5):128-133
汉代与春秋战国以来同属一个温暖期 ,这一历史时期气候的相对温暖与湿润 ,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并使土壤与植被都处在良好的自然循环状态。汉代农业的发展状况 ,诸如农作物布局的变化、农产量的提高以及农业经营方式特色的形成都与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23.
中国主要牧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西部的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四川和甘肃等 6个省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我国主要牧区天然草地的状况 ,不仅直接影响着当地民族经济的兴衰 ,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还会影响南亚地区的繁荣。然而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主要牧区普遍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多 ,不少地方降水量减少 ,导致环境恶化 ,草地“三化”严重 ,鼠害猖獗 ,草地生产力下降 ,已严重影响到牧区的生存和发展。为此 ,本文以青海省青南地区、甘肃省甘南州、四川省甘孜和阿坝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以及新疆伊犁地区为代表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扼要叙述了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点探讨了出现上述问题的自然和制度两大根本原因 ,特别是通过大量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 ,揭示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主要牧区气候的暖干化趋势及其对牧区造成的影响 ,展望了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前景 ,并从经济学的“外部性”、“生态公共产品”和草地生态功能区的角度提出了国家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24.
13世纪末14世纪初,英国社会的人口压力增大。面对这种压力,人们进行了积极的应对调整。这种调整,首先表现在人们对生育能力的节制上,其次表现在农业耕作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化的变革上,其中后者尤其重要。但是,在13世纪,随着小冰川期的来临,气候逐渐变坏,这就给人们的应对行为带来了困难。更为严重的是,突如其来的黑死病夺走了大量的人口,打断了人们的应对进程。  相似文献   
925.
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了解其创造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才法,对当前教育改革,实现“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就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作一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926.
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研究经历了从争议到达成共识的过程,IPCC报告的发布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关注,促使各国对以气候协议方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达成一致。对各国来说,作为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就是一种权利,其分配的公平问题已成为气候协议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应遵从合国际法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和国际帕累托主义原则,通过国际社会以公约缔约方大会、联合国专门机构大会的形式通过碳减排协议,分配国际碳排放权。  相似文献   
927.
读书时间     
《碳中和时代》作者:汪军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碳中和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时代中,财富将通过碳排放这个媒介进行重新分配,高碳企业的财富会流向低碳企业,增碳行业会流向减碳行业,这些企业的财富重新分配又会逐渐渗透到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让所有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那么,你对碳中和的了解有多少?气候变暖的前世今生、长达30年激烈的全球气候博弈,最终如何走到全球统一碳中和目标这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前?  相似文献   
928.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加深,气候变化已经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环境问题,而是向兼具政治属性的安全问题转变。美国拜登总统上任后将气候安全置于核心地位,并将其作为处理内政外交的优先项。美国历届政府在推动气候安全战略上,可以分为早期认知阶段、克林顿政府时期探索阶段、小布什政府时期扩展阶段、奥巴马政府时期建立阶段、特朗普政府时期否定阶段和拜登政府时期升级阶段等过程。同时,美国气候安全战略的建立,是气候变化问题独特属性、全球科技竞争和美国内生条件等综合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当前拜登政府构建气候安全战略实施体系,强化盟友关系、增强科研力量、加大对中国施压将成为未来重点。因此,我国应重视气候安全挑战,并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929.
930.
囿于碳排放现实压力与国际“碳政治”压力,中国过去实施的一系列气候政策面临新的挑战。绿色金融能在传统气候政策基础上,利用融合政策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在理论层面上,绿色金融在减碳实践中比主流命令控制型与市场型气候政策更具优势,基于2009至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结合合成控制法思想与惩罚回归方法,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检验其减碳效应与机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有效助推广州市实现了碳减排,且减碳效应稳定扩大,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在时间安慰剂、替换Lasso方法、替换信息准则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绿色金融具有碳减排效应的结论仍然成立。从作用渠道来看,绿色金融不仅能够优化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来降低碳排放,亦能够促进实质性与策略性技术创新以实现碳减排,体现出了绿色金融政策的融合特性。据此,应探索气候政策融合路径,重视绿色金融作为一项气候政策的独特作用;应总结绿色金融试点经验,通过绿色金融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全面低碳转型;应深化绿色金融实施力度,利用其减碳机制平衡多层次减碳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